乌苏百套诱捕器“上岗” 筑牢棉花“绿色防虫网”
中新网新疆新闻7月7日电(张玲 苗磊)眼下,在塔城地区乌苏市车排子镇、头台乡、石桥乡的广袤棉田中,100套新型诱捕器正式“上岗”,成为守护棉花健康生长的“科技卫士”。
7月2日,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乌苏市捐赠了100套诱捕器,技术人员还耐心地为棉农讲解了诱捕器的安装及使用原理与操作方法,棉农们个个学得认真、听得仔细。
“以往防治虫害时,总担心农药喷洒过多影响棉花品质,喷洒少了又怕控制不住虫情。”石桥乡棉农徐鲁园望着崭新的诱捕器,脸上洋溢着欣喜之情,“如今有了这些‘科技神器’,再加上专家的贴心指导,让我对今年棉花丰收更有底气了!”
据悉,诱捕器主要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和趋化性,高效诱捕棉铃虫、玉米螟等有翅蛾类害虫,不仅显著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还兼具环保效益和经济优势。
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赵富强说:“此次赠送诱捕器不仅是物资上的支持,更是推动绿色防控、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的重要举措。我们将持续跟进服务,确保每一套设备都能真正发挥作用,为农民增收保驾护航。”
近年来,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不断深化与乌苏市的协作机制,通过技术培训、物资援助、科研支持等形式,助力地方农业高质量发展。此次捐赠的100套诱捕器,将覆盖乌苏市多个棉花主产区,预计将有效保护数千亩棉田免受虫害侵袭。
“这批承载着科技力量与深情厚谊的设备,就像一个个‘小哨兵’,全天候守卫着我们的棉田。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兵地携手、共护农业的暖心篇章。我们将充分利用好这些设备,助力乌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乌苏市农业技术和农机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徐建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