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万里援疆路 浓浓津和情——天津市对口支援和田地区工作综述

万里援疆路 浓浓津和情——天津市对口支援和田地区工作综述

2025-07-07 23:47:16 来源:中新网新疆

  从渤海之滨到昆仑山下,天津援疆干部人才传承先辈爱国情怀,来到和田,接续奋斗、善作善成,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山海同源、津和情深的援疆赞歌。

  2023年4月,第十一批天津援疆干部人才跨越山海而来,立足和田实际,通过实施一系列涵盖各个领域的精准援疆举措,在项目、民生、产业、教育、医疗、文化等多领域协同发展,不断结出硕果,助推和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产业筑基 激活“造血”功能

  6月24日,位于于田天津工业园区的新疆鸿荣轻工有限公司(鸿星尔克)新疆生产基地,现代化厂房和先进的生产设备让人眼前一亮。于田县木尕拉镇博斯坦村村民阿布都巴克·托合提肉孜负责维修机器,一个月收入近4500元。

  在于田天津工业园区,像阿布都巴克这样在家门口就业的农民越来越多。这其中,天津援疆发挥了关键作用,除了招商引资,还充分发挥技工学校实训基地的优势,为企业精准定制化培训员工,使企业落地即达产。

  2023年4月以来,天津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以培优特色产业为抓手,在打破结对关系、聚焦产业集群、共建园区载体等方面创新举措,先后引进新疆合创纺织科技、汉疆飞马、泰达津丰、正源药业等企业,持续提升产业援疆综合效益。

游客在位于和田市团城的“和田优品”旗舰店选购商品(2023年3月6日摄)。汤永摄游客在位于和田市团城的“和田优品”旗舰店选购商品(2023年3月6日摄)。汤永摄

  写好“民生答卷”,做好“产业文章”。天津援疆启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建起津垦牧业“百万只肉羊”全产业链,成立“肉羊研究院”,打造“和田优品”区域公共品牌;推动天津华北地质勘探局与和田地区行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协调天津市场监管委援建矿业检测实验室,引进矿产冶炼深加工先进企业。

  此外,天津援疆通过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加强园区建设与技术培训,多渠道拓展就业空间。2023年吸纳当地群众就业7418人次,2024年这一数字大幅提升至13699人次,就业领域涉及物流、旅游、食品加工、电子商务等多个行业,切实提高了当地群众的收入水平,促进了人口聚集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2023年以来,天津援疆创新支援方式,建强工作机制,完善工作制度,扎实推动对口援疆工作,产业、教育、医疗、人才等全方位支援结出累累硕果。2023年引进产业投资项目74个,2024年更是突破性地引进产业投资项目106个,不仅数量增长显著,而且投资领域不断拓展。

  2025年,天津援疆实施项目345个,项目涵盖干部人才交流、产业发展、民生改善、文化教育等方面,为和田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于田天津工业园区鸟瞰图(5月20日无人机摄)。周千摄于田天津工业园区鸟瞰图(5月20日无人机摄)。周千摄

  智力赋能 培育本地“人才铁军”

  “欢迎来到和田,我是和田小小宣传员。”6月10日,在天津援疆教师熊铁夫设计的绘本教学《木拉提爷爷,你去哪儿?》示范课活动中,和田幼儿手持自制文旅地图,用普通话自信介绍昆仑山、烤馕等,开启了一场“绘本里的研学之旅”。

  “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熊铁夫注重发挥学生主动性,因材施教,积极融入学生课余生活,和他们打成一片。

  2024年天津援疆实施教育支援项目17个,推动天津师生进疆开展支教工作,从2010年开始选派教师,已累计选派3000余人次;从2018年每年选派两批次“津石榴”大学生支教团,已累计选派14批次4659人次授课。

天津援疆教师熊铁夫给孩子们上绘本教学示范课(6月21日摄)。李凌燕摄天津援疆教师熊铁夫给孩子们上绘本教学示范课(6月21日摄)。李凌燕摄

  天津援疆在和田建设多所学校,累计建筑面积14.94万平方米;推动科普教室等智慧校园建设,实现教学、管理等多方面智慧化;推行全链条教育援疆模式,“津和班”高考成绩屡创新高,2024年本科一批次上线率和录取率均达100%;高等教育支援取得突破,助力新疆和田学院成为和田地区第一所本科院校,填补和田地区本科教育空白。同时,在津就读的新疆学生数量稳步增长,2024年有2263名新疆高中班学生在津就读,累计过万人,为新疆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天津创新实施“柔性援疆+双向互训”人才工程,一方面精准引进农业、教育、医疗等方面823名急需人才,首次选派13名天津高层次专家开展技术指导;另一方面推动津和两地党校中青班开展双向交流培训,通过特色教学模式深化干部人才协同培养机制,既强化了专业人才支撑,又促进了民族团结,为对口援疆工作注入新活力。

  “谢谢您。”这是天津援疆教师最常听到的话。而这样的话也常常出现在和田地区的各所医院里。

天津援疆医生刘子后(右一)在给患者做手术(2023年5月30日摄)。和田地区人民医院供图天津援疆医生刘子后(右一)在给患者做手术(2023年5月30日摄)。和田地区人民医院供图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和田地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获得国家级认证。天津市还帮助和田建成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涵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全科等11个专业,目前已累计培训学员600余名,在培学员270名。在天津援疆医疗队的帮扶下,助力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体系,改造88个乡村卫生院(室),推进乡医村医培训培养近千人,为和田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医生、教师等职业入职门槛高、培养周期长、成才难度大,为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天津援疆通过实施多元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援疆专家的“种子”作用,完善“师带徒”工作机制,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在于田县水稻种植大棚里,天津援疆专业技术人员给当地群众传授水稻种植技术(5月18日摄)。 李凌燕摄在于田县水稻种植大棚里,天津援疆专业技术人员给当地群众传授水稻种植技术(5月18日摄)。 李凌燕摄

  两地情深 共绘文化交融画卷

  由天津援疆重点打造的策勒县“中华情·津和情”文化润疆博物馆即将投入使用。这座集中华文化展示、民族团结教育、国学体验、“四史”教育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馆,将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地标。

  该博物馆总建筑面积逾万平方米,包含新建场馆和改造升级区域。项目建成后,不仅为当地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还将通过开展各类活动,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强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未来,这里将成为青少年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预计每年可接待参观者数万人次,对提升当地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文化润疆深入实施发挥重要作用。

  两年多以来,天津援疆依托红色文化资源,以“强优势、补短板”的思路,建成库尔班·吐鲁木文旅产业园、于田县文化特色产品展销中心等,展示历史文化、非遗文创产品,成为民族团结教育与文旅融合的重要平台;建设文化广场、尼雅酒庄等一大批基层文化阵地,配套完善乡村大舞台等设施,提升乡村建设水平,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今年6月,由天津国旅组织首批45人的文化交流团赴和田地区,开展“学习劳模精神,促进津和合作”主题交流活动。同时,天津援疆大力实施“引客入疆”工程,举办文旅活动,持续推进“民族团结一家亲”“百行百业交流行”“百家商会新疆行”等交流活动。

  连续两年,天津援疆举办“中华文化耀和田”“津品剧目进和田”“津门非遗进和田”“津彩书画进和田”等系列文化活动。邀请专业文艺院团、天津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书画名家赴和田开启文化交流之旅,切实为津和两地文化交流互鉴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支持编排舞台剧《万方乐奏·融梦和田》,组织录制《赶大营》《千里共良宵》《欢乐大猜想》《向幸福出发》《艺品藏拍》等一批专题节目。回顾来时路,开展了“石榴籽一家亲”“生态智慧研学游”“面朝大海·向海乐活”“登航母·颂祖国”等20多场交流活动……一场场活动如同纽带,将天津与和田紧紧相连。

  两年来,天津援疆前方指挥部协调天津市整合市足协、市教委、团市委等资源,联动形成工作矩阵,打造“足球+”青少年融合发展品牌夏令营。每年组织60名“小巴郎”在天津津门虎足球俱乐部参加专业足球集训2次、开展友谊赛6场、观看中超联赛1场;2024年实施“双向交流培根筑基”“夯实基层基础”工程,开展体育交流、研学互访、基层干部群众赴津学习交流等活动,促进津和两地双向交往达1.3万余人次,让各族群众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增进了解与情谊。

2024“石榴籽一家亲”暨“足球小巴郎”新疆和田青少年赴津交流学习活动在天津启动。图为来自和田地区的“足球小巴郎”与天津市青少年进行足球友谊赛(2024年8月13日摄)。 努尔古再丽·麦麦提敏摄2024“石榴籽一家亲”暨“足球小巴郎”新疆和田青少年赴津交流学习活动在天津启动。图为来自和田地区的“足球小巴郎”与天津市青少年进行足球友谊赛(2024年8月13日摄)。 努尔古再丽·麦麦提敏摄

  民生为本 托起群众幸福愿景

  对口支援,民生为先。天津援疆聚焦和田各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准发力,紧盯各族群众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聚力用劲,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在各族群众可感可及上狠下功夫。2023年—2025年共实施保障和改善民生项目59个。

  “民生改善是援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升受援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头等大事。我们坚持援疆项目资金向民生和基层倾斜,从教育、医疗、就业等群众最关心的方面入手,全面补齐短板弱项,真正用天津所能服务和田所需,把精准帮扶送到当地群众的心坎里。”和田地委副书记、天津援疆前方指挥部总指挥陆盈说。

  天津援疆不遗余力对当地农村人居环境进行整治,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文化长廊,实施村庄照明、道路绿化工程,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和田地区策勒县策勒乡石榴籽村、于田县托格日尕孜乡托格日尕孜村、民丰县若克雅乡劳光村……越来越多乡村从内到外焕然一新。

  为改善牧区出行条件,天津援疆建设民丰县叶亦克乡牧区10公里道路,解决128户牧民的出行难题;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打造策勒县固拉合玛镇团结新村、于田县斯也克乡斯也克村等1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建设“五小工程”,着力打造规范整洁、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提升乡村宜居宜业水平,让当地群众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同时,还投入专项资金编织“绿围脖”,实施推进防风治沙配套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扩绿、兴绿、护绿,全力打好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

  自2010年对口支援新疆和田地区策勒、于田、民丰3县以来,天津以坚实行动书写援疆华章。15年间,持续加大援疆投入力度,实施千余个援建项目,为和田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15年绘就的天津援疆画卷,是各民族各领域交往交流交融故事的感人合集。

  如今,石榴花开,籽籽同心。天津援疆干部用赤诚之心,浇灌出民族团结之花,在和田大地结出累累硕果,见证着津和两地携手共进的辉煌成就。未来,天津援疆将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不断优化援疆举措,加大援疆力度,为新疆的繁荣稳定与民族团结作出更大贡献。(张媛媛 夏立樑 李凌燕)

【编辑:程勇】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