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昆仑山下蝶变展新颜 北京援疆泼墨绘华章

昆仑山下蝶变展新颜 北京援疆泼墨绘华章

2025-07-07 23:47:21 来源:中新网新疆

  巍巍昆仑山脚下,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和田河、克里雅河、尼雅河由南向北流淌,冲积出一片绿洲,和田地区静静坐落于此。从丝绸之路南道明珠、玉石之路的起点,到如今南疆重镇,和田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走在和田的大街小巷、村落大漠之中,处处能看到“北京援建”4个红色大字,字上面的天坛标志,与和田的民族风情相互映衬,将相距4000多公里的首善之都北京市与大漠边疆和田地区紧密相连。

  做好新疆工作事关大局,是全党全国的大事。第九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明确,要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对口援疆工作更高质量开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美丽新疆。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落实国家关于对口支援工作的部署,北京市对口支援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市、和田县、墨玉县、洛浦县,以及兵团第十四师,至今已经近30年。

  作为首都,北京市利用其产业、科技、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资源禀赋,坚持首善标准,发挥首都优势,全方位推动新疆和田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不断增进人民福祉,让和田地区百姓共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成果。

和田地区墨玉县奎牙镇小学的学生在和田文化馆参观。和田地区墨玉县奎牙镇小学的学生在和田文化馆参观。
北京援疆医生在于田县边远乡村开展义诊活动。北京援疆医生在于田县边远乡村开展义诊活动。
北京援建的和田县塔瓦库勒乡中学建成后,学生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上课。北京援建的和田县塔瓦库勒乡中学建成后,学生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上课。

  明确首要意识

  石榴花造型体验馆打造共有精神家园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自新一轮援疆工作启动以来,北京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立足首都定位,明确首要意识,扛牢援疆政治责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不断提升对口援疆综合效益。

  围绕“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北京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找准对口支援工作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切入点和发力点,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上下功夫。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在和田地区墨玉县老城区南侧,新近落成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是北京援疆工作扛牢政治责任的缩影。

  “我是中国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内,一位维吾尔族女性正在电子互动屏幕上用汉语写字,并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作为北京援疆的标志性工程之一,体验馆是一个集教育、展示、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展示了墨玉县文史、民俗、特色产业等,讲述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

  体验馆石榴花造型的独特设计,象征着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已经是地区标志性建筑。墨玉县文旅局党组书记赵绍亮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体验馆划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馆、城市规划展馆、演绎大厅,共3个功能分区,满足多元教育需求。“通过精心规划,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增强群众的参与感和认同感,推动多元文化交融互鉴。”

  北京市援疆干部刘丛源介绍,该项目还编创了大型历史音乐剧《尉迟乙僧》,展现唐代西域与中原的紧密联系,并融合进墨玉特色“玉石文化”、“非遗”桑皮纸文化。“这些举措旨在深入落实文化润疆,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增进民族团结、广泛凝聚人心,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北京援疆工作立足新疆特色,贯通中华文化血脉,融入现代文明,深入挖掘和田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着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夯实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思想根基。

  坚持首善标准

  建成本科院校留下带不走的资源

  最近,北京市援建的7个固投类“交钥匙”项目正在抓紧施工。新疆和田学院二期建设项目作为重点项目之一,计划于2027年1月竣工并投入使用。

  为和田地区建设一所本科院校,这是北京开展教育援疆工作、助推和田地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为和田留下“带不走”的优质教育资源。去年,作为和田地区首所本科院校,和田学院校区一期建设已经完成并招生。

  “建设和田教育体系,无论从软硬件基础设施,还是师资队伍建设、文化交流研究,我们都坚持首善标准,高位推动,全方位支持和田高等教育快速高质量发展。”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党委委员、副指挥向传杰表示。

  全面加强规划,推动和田学院基础设施建设。和田学院是北京市援疆有史以来单项投资和建筑规模最大的援疆项目。校区一期建设总建筑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建成医科实验楼等4栋,二期项目建设规划工科学院楼等8栋,建筑面积近13万平方米,满足学院未来2.2万人办学规模需求。

  对接一流标准,助力学院师资队伍建设。2024年6月教育部批准新疆和田学院成立后,北京市组织首都师范大学等8所北京高校与新疆和田学院签署帮扶合作协议,在教师队伍建设、学科专业与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及教学科研能力提升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组团式”帮扶;先后选派两批18名北京援疆教师参与和田学院筹建、办学工作。

  “北京不仅为我们提供资金、项目,还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管理方法,切实提升了学校现代化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让学校真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新疆和田学院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继青说。

  一直以来,北京高度重视教育援疆工作,坚持首善标准,“输血”与“造血”并重,发挥首都教育资源优势,助力和田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无论是填补空白的和田学院,还是让沙漠边缘的学生在“家门口”上学的和田县塔瓦库勒乡中学,无论是学校教学质量评估连续三年位居地区前列的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学,还是强化技能援疆推动和田地区职业教育学校发展,北京援疆全方位、多角度、成体系地贡献“北京力量”。

  “北京援疆工作坚持首善标准,不仅是在资金、项目投入力度上,还有工程建设的标准、干部人才的选派等方面,都要求走在前列,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打造援疆‘北京样本’。”向传杰说。

  发挥首都优势

  北京援疆医生赴农村“走向最边缘”

  16岁的麦尔哈巴·麦麦提骑着三轮车,载着年迈的奶奶,到达于田县托格日尕孜村委会。“昨天我们接到消息,知道今天有北京的医生来这里义诊,我和奶奶早早就来了,想让北京的医生帮我奶奶看看病。”麦尔哈巴·麦麦提家住在隔壁村,奶奶身患糖尿病多年。“北京的医生水平高,我们很信任他们。”

  组团下乡义诊,是北京援疆医疗力量“走向最边缘”的形式之一,旨在让偏远乡村地区的群众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北京专家问诊。北青报记者在当天的义诊现场看到,十多位北京援疆医生按照科室分坐,几乎每位医生面前都排着长长的队伍,房间里坐不下了,群众就在院子里排队等候。

  北京医疗资源丰富,医学实力雄厚。发挥自身优势,北京聚焦和田医疗软硬件改造、医疗队伍建设、中医药发展等内容,精准开展帮扶。其中,北京积极推动医疗援疆力量“走向最边缘”,以援疆医生为核心载体,带动“医疗服务、医疗教育、卫生意识”向基层延伸。

  与此同时,医疗设备与技术也在跑完“最后一公里”。在和田市玉龙喀什镇,一辆移动CT车旁边,医护人员正在将一位乘坐轮椅的老人背上车,免费为他提供肺部疾病检查。“平时做CT要花不少钱,舍不得去做,北京的大夫们太好了,大老远跑来给我们免费做,不仅为我们省了钱,还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顶级医疗条件。”78岁的维吾尔族老人白克尔·司地克说。

  在为群众提供便利优质的医疗服务的同时,北京也积极发挥优势,健全完善当地医疗体系,近十年来助力和田新建、扩建20多所医院。2023年以来,累计派出162名援疆医疗人才,引入新技术135项,提升当地医疗水平。在地区妇幼保健院,北京打造“北京援疆宝宝”品牌,为新生儿健康保驾护航,受到当地群众信赖与好评。

  除了医疗,北京的优势帮扶资源还体现在多个领域。例如,依托全国文化中心资源优势,北京积极探索“和田故事+北京讲述”文化润疆模式,策划选题、组织创作,讲好和田故事,促进民族团结,激发受援地内生发展动力。

  在北京援建的和田文化馆,《山河起昆仑》主题书画展正在进行,这是北京文联、美协组织十余位艺术家创作的和田题材美术作品展览,展现了厚重的昆仑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中的重要意义;在地区影剧院,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聚力打造的舞剧《五星出东方》正在上演,主演之一维吾尔族舞蹈演员努尔比娅·木塔力甫曾随团在北京接受专业培训并表演,“非常难忘,回想起来很激动。”

  这些文化项目,如春雨浸润着和田这片土地,让民族团结的纽带更为紧密。未来,北京将不断挖掘优势、资源共享,拓展援疆深度和广度,让现代化发展的成果惠及和田人民。

  争创首位效益

  打破结对关系界限开展产业援疆

  近年来,北京市持续增强产业援疆扶持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其中,以产业促进就业为导向,以五大北京工业园区为依托,结合和田产业发展现状和资源优势,北京打破结对关系界限,放眼全国找资源、寻合作。2024年8月,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促成广东纱纤亿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和田地区签约合作,在和田市和洛浦县北京工业园区成立三家公司,盘活了和田地区纺织服装产业链,打造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结合和田地区的需求,引入广东纱纤亿公司,一方面可以发挥和田资源优势,补齐纺织服装产业链,提升产业科技含量;另一方面,引入互联网电商平台,激活产业生态。

  新疆纱纤亿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浩铭说:“北京援疆给予公司政策支持,让我们能够快速建厂,引入智能化设备,降本增效。”产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就业。在加工车间,21岁的祖丽阿亚·赛迪艾麦尔在这里工作了半年,“去年底我看到招聘信息,报名以后接受了半个月的培训就学会了技术直接上岗,现在工资已经涨到了4000多元,我非常满意这份工作。”目前,600多名和田本地员工正在工厂有序作业。未来位于洛浦县的厂房全部建成以后,将再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

  在刚刚过去的“618”购物节,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通过援疆电子消费券活动,创新消费促进模式,激活和田消费市场。北京援疆干部田伟介绍,这是结合了“北京经验”的创新举措,此次“618”购物节已经是北京举办的第三次消费券活动,可用于购物、吃饭、加油、买药等。此外,为了便利和田地区人员往来,促进商务合作、拉动产业发展,2023年7月25日,北京至和田直达航线开通,将飞行时间由原来最快7小时且需要中途转机,缩短至5个小时直达,这也是北京援助新疆的创新举措,为新疆发展注入活水。“入疆以后,看到交通对于经济发展的制约和影响,我们开始谋划北京到和田的直航工作,经过多方沟通协调,历时仅3个月就实现了航线的开通。”北京援疆干部宋耀京介绍。

  首都北京与新疆和田虽隔万里但携手同心,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搭骨架”到“输血造血”,从柴米油盐的烟火日常到“交钥匙”“交支票”工程,北京援疆持续精准发力,不断书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崭新篇章。

【编辑:程勇】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