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皖和同心织锦章 激活发展新动能——安徽省产业援疆工作纪实

皖和同心织锦章 激活发展新动能——安徽省产业援疆工作纪实

2025-07-08 22:10:43 来源:中新网新疆

  盛夏时节,走进安徽(三峡)皮山县工业园区和田丰昌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自动化设备高速运转,雪白的棉花经过精密加工,变成优质纱线。不远处的新疆鑫徽服饰有限公司内,工人们熟练操作机器,一件件衬衣、裤子即将发往国内外市场。这些火热的生产场景,正是安徽省产业援疆成果的生动写照。

安徽(三峡)皮山县工业园区企业航拍图。安徽(三峡)皮山县工业园区企业航拍图。

  近年来,安徽省驻新疆援建指挥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援疆战略部署,将产业援疆作为推动和田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增收的重要抓手,通过优化营商环境、精准招商引资,持续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新疆鑫徽服饰有限公司是安徽省驻新疆援建指挥部招商引资项目,于2024年7月正式投产。这家企业总投资300万元,拥有4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和320台专业设备,在短时间内就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活力。其年产能达150万件,目前已吸纳280名当地群众就业。

工人们正在赶制订单。古哈尔尼沙·依明 摄工人们正在赶制订单。古哈尔尼沙·依明 摄

  缝纫工穆合提热木·阿布杜瓦克就是受益者之一。入职时,她还是新手,如今能独立完成整件衣服缝制工序,成为熟练工,她的收入也实现了稳定增长。

  穆合提热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说:“在公司就业后,收入很稳定,上个月用工资买了条金项链,生活越过越红火。”

  企业总经理辛艳辉介绍,公司采用“订单+培训”模式,既保障了产能,又让员工的技能得到提升。“我们未来还将通过技术升级,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带动更多群众就业增收。”

在安徽(三峡)皮山县工业园区的和田丰昌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员工正在操作设备。古哈尔尼沙·依明 摄在安徽(三峡)皮山县工业园区的和田丰昌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员工正在操作设备。古哈尔尼沙·依明 摄

  在纺织产业领域,和田丰昌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同样成绩亮眼。这家总投资6亿元的现代化纺织企业,是安徽省产业援疆的重点项目。企业引进的清梳联系统,生产效率是传统设备的3倍,日产量稳定在55吨,产品一等品率达99.3%。

  公司总经理吴朝洲对此充满感激地说:“安徽援疆政策为我们节省了1200万元初期投入。”目前,该项目一期工程已带动450人就业,二期建成后还将新增500个就业岗位。

  产业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更改变着群众的生活。曾经的农民奥斯曼·麦麦提,经过半年培训,如今已成为车间技术骨干,每月能拿到3500元工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据统计,园区企业85%的员工来自当地。

  为确保企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相匹配,皮山县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发展模式。皮山县职业高中与园区企业建立“订单式”培养机制,每年为企业输送技术工人。

员工查看纱线上产情况。古哈尔尼沙·依明 摄8员工查看纱线上产情况。古哈尔尼沙·依明 摄

  帕提古丽·阿布来提就是这一模式的受益者。从职高毕业后,她进入园区企业工作,公司不仅包吃住,还为她提供技能培训。如今,她已能独立操作6台设备,在工作中实现了自身价值。

  经过多年发展,安徽(三峡)皮山县工业园区已形成服装加工、纺织等产业集群,入驻企业涵盖原料供应、生产加工、物流配送全产业链。截至目前,园区已引进企业7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家,累计带动就业5400余人。此外,园区还积极推进绿色矿业发展,持续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为群众创造更多稳定的就业机会。

  一家家企业在此扎根成长,一条条产业链渐次织就。这不仅有力驱动了县域经济蓬勃发展,更助力数千个家庭圆了增收致富的美好梦想。随着产业援疆工作持续深入推进,安徽与和田之间的情谊将愈发醇厚,合作硕果也将更加丰硕喜人。(古哈尔尼沙·依明 宋俞霖)

【编辑:程勇】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