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昆仑山脚下的文化对话:中国人民大学“田野课堂”实践团赴垴阿巴提塔吉克民族乡

昆仑山脚下的文化对话:中国人民大学“田野课堂”实践团赴垴阿巴提塔吉克民族乡

2025-07-09 18:48:31 来源:皮山县融媒体中心

  7月7日,垴阿巴提塔吉克民族乡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中国人民大学的学子们。他们怀揣着对民族文化的好奇与探索精神,在此开启了 “田野课堂” 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涵盖参观特色景点、探寻非遗、座谈调研、欣赏歌舞表演、重走巡边路等丰富内容,为学子们深入了解塔吉克族文化搭建了绝佳平台。

image

  垴阿巴提塔吉克民族乡的景点独具特色,每一处都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息。在当地讲解员的带领下,学子们先后走访了有着悠久历史的民俗古村落、风光旖旎的阿克肖水库、雄鹰公园等景点。古村落的古色古香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高原水库的清澈河水倒映着蓝天白云与远处的雪山,构成一幅绝美的画卷。学子们一边欣赏美景,一边聆听讲解员讲述背后的历史传说和民族故事,眼神中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敬畏与向往。

  非遗是民族的瑰宝,在垴阿巴提塔吉克民族乡更是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学子们走进非遗传承地,近距离接触了塔吉克族刺绣、鹰舞等非遗项目。刺绣传承人展示着精美的刺绣作品,那细腻的针法、绚丽的色彩,无不体现着塔吉克族人民的智慧与匠心。鹰舞表演者身着民族服饰,模仿雄鹰的姿态翩翩起舞,刚劲有力的动作中蕴含着塔吉克族对雄鹰的崇拜。学子们看得入神,还忍不住跟着学习几个动作,亲身感受非遗的魅力。

image

  为了全面了解垴阿巴提塔吉克民族乡的发展情况,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调研活动在乡政府会议室举行。乡领导、村干部、村民代表与学子们围坐在一起,就当地的经济发展、民族文化保护、教育医疗等方面展开了深入交流。乡领导详细介绍了近年来乡内的发展成就以及面临的挑战,村民代表则分享了自己的生活变化和对家乡发展的期望。学子们认真倾听,不时提出问题,并结合专业知识给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

  夜幕降临,一场充满塔吉克族风情的歌舞表演在雄鹰文化广场拉开帷幕。塔吉克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用欢快的歌声和热情的舞蹈欢迎远道而来的学子们。鹰笛的悠扬旋律响起,舞者们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活力与激情。学子们被这浓厚的文化氛围所感染,纷纷加入其中,与当地群众一起载歌载舞,欢乐的笑声在广场上空回荡。

  活动的最后,学子们踏上了重走巡边路的征程。这条巡边路承载着塔吉克族牧民守护家园的责任与担当,见证了无数动人的故事。学子们沿着先辈们走过的足迹,在崎岖的山路上前行。虽然路途艰辛,但他们丝毫没有退缩。途中,当地老护边员讲述着当年巡边的经历,那些不畏艰难、坚守岗位的故事让学子们深受感动,也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 “爱国、奉献、团结、进取”的精神内涵。

  此次中国人民大学学子在垴阿巴提塔吉克民族乡开展的 “田野课堂” 社会实践活动圆满落幕。通过一系列活动,学子们不仅领略了垴阿巴提塔吉克民族乡的独特风光,深入了解了塔吉克族的非遗和发展现状,更被当地人民的热情、坚韧与团结所打动。

  相信这次实践经历将成为他们人生中宝贵的财富,激励他们在未来更加关注民族地区的发展,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为垴阿巴提塔吉克民族乡与外界的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助力当地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尚永康)

【编辑:张家伟】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