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新疆机场集团鸟防中心研学科普馆建成

新疆机场集团鸟防中心研学科普馆建成

2025-07-09 19:03:50 来源:中新网新疆

  随着我国民航业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各类安全风险也相伴而至,其中鸟击已成为不安全事件中占比较高的事件之一,加之我国生态保护工程的稳步推进,为鸟类营造了更多宜居的生存与栖息环境,鸟类数量逐年递增,活动范围不断扩大,鸟类活动路线与机场空域高度、高峰时段重叠,复杂的鸟击形势已成为行业内机场安全运行保障的新挑战。在此背景下,加强鸟击防范技术研究、构建系统化鸟防体系,已成为当前保障航空安全、维护乘客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

thum_1751514738755.png

  新疆机场集团以高度的政治自觉,积极开展创新实践,秉持“守护蓝天安全”的使命,锚定鸟击防范这一安全痛点,运用系统思维精心规划鸟防工作,将鸟击防范融入机场安全管理体系核心环节,构建全链条防控管理新模式。在民航局、地区管理局、监管局等上级单位的指导与支持下,统筹各方资源,协同发力,最终以“研究+科普”双轮驱动的创新模式,构建起“防鸟击、促生态、保安全”的立体防线,成功打造首家集“鸟防研究、科普教育、生态共治”为一体的综合性研学科普馆—“鸟防中心研学科普馆”。这一行动是对我国民航安全宗旨的完善与升级。同时通过普及航空安全知识,有效增进了公众对民航鸟防安全工作的理解与支持,营造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充分彰显出新疆机场践行国家战略、守护空域安全的使命担当。

thum_1751514738876.png

  此次建成的鸟防研学科普馆,是新疆机场集团在鸟防工作上的又一重大举措。

  科普馆集展示、教育、体验等功能于一体,围绕鸟击航空器安全研究成果,通过实景模拟、图文展示、实物模型、多媒体互动等形式,生动直观地向行业内外普及鸟击风险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范措施。参观者不仅能了解鸟类的生态习性,还能通过模拟体验切身感受鸟击对航空器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深刻认识到鸟防工作的重要性。

  鸟类迁徙模块

  立体直观地展现了全球九大鸟类迁徙通道的分布与走向,通过遥控按钮可随时调取各迁徙通道信息,清晰呈现鸟类迁徙途经的国家与地域单元。

  生态环境模块

  以新疆独特的生境类型为核心,通过实景沙盘模拟出具有新疆地域特点的高山森林、草原、湿地、沙漠景观,展示了新疆不同地区鸟类活动的复杂性与重要性,各类生境类型生动诠释了新疆地区不同地域下的物种组成。

  生态循环模块

  紧紧围绕新疆机场集团利用生态学方法进行鸟击防范研究思路进行展示,对动植物的研究及防治原理进行系统阐述。

  “听这里、看这里”互动环节

  让研学者身临其境感受动物眼中的别样世界,还能通过各种虫类的鸣叫声感受大自然的力量。通过对鸟类外形特征、生理构造、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展示,引领大家重新认识并走进全新的鸟类世界。

thum_1751514738883.png

  随着科普研学工作的推进,新疆机场集团基于生态系统食物链研究原理,从源头出发,通过生态环境勘调,优化机场植被环境结构,减少对鸟类具有吸引力的食源与栖息地,在保障航空安全的同时,实现了对鸟类生存空间的合理避让,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更加凸显出生态学在鸟击防范中的重要价值,为行业树立了绿色发展典范,也预示了未来生态鸟防新方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作为首座聚焦鸟击防范安全的专业化、综合性科普教育平台,新疆机场集团以“立足新疆生态、赋能行业发展”为建设理念,以“科普教育、技术交流”为主要功能体现,将科普教育与生态鸟防理念相结合,填补了新疆地区民航鸟击防范安全知识体系化传播的空白,增强了广大民众对民航安全的认知与支持,营造出全民参与民航安全保障的良好氛围。未来,新疆机场集团将继续推动鸟击防范探索研究,不断完善“新疆方案”,为民航鸟击防范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编辑:张家伟】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