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共筑团结梦 聚力谱写新篇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柯坪县玉尔其乡托马艾日克村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纪实
今年以来,自治区党委统战部驻托马艾日克村工作队同村“两委”,紧紧依托“一支部三中心”,找准小切口,积极探索工作新路径,采取日常举措和每月主题活动相结合方式,推动群众共建共享、同心同行,持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党建领航与基层建设相融合 筑牢“主心骨”
坚持党建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托马艾日克村“早派工、晚研判”议事日程,强化思想引领,凝聚思想共识。通过“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微党课4次,覆盖党员群众400余人次。创新开展“党员积分制”管理模式,召开党员大会10次、支委会23次、党小组会12次,提高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积极性。深化驻村工作队“导师帮带”机制,在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持续提升驻村干部履职能力。建设党小组和村民议事点,为提升村党组织建设打下基础,已召开村民议事会议2次,有效解决问题5件,提高了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打造“石榴籽便民服务站”,优化基层办公环境,强化服务群众意识。争取村委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7余万元,强化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启动牧区升国旗仪式,打通服务牧区“最后一公里”,增强群众爱国意识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文化铸魂与精神建设相融合 共绘“同心圆”
坚持以文化认同凝聚各民族思想共识,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群众生活,共同绘就“同心圆”。依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文工团、柯坪县文工团开展慰问演出活动,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旋律。运用每日一学、普法宣传等活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30余场次,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根植于各族干部群众心中。组织辖区村民观看《远去的牧歌》等红色电影6场次,覆盖群众500余人,激发了各族群众的爱国情怀。在中华优秀传统节日中融入多民族文化元素,举办“匠心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庆“五一”劳动节文化体育等系列移风易俗活动6场次,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5场次,通过走访慰问、联谊活动等方式收集群众困难诉求、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促进各民族团结的纽带越扎越紧。依托村图书室和智慧国通语教室,以语言交流促进心灵相通和命运相通,推动“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理念深入人心,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聚焦发展与共同富裕相融合 打造“新引擎”
坚持产业发展与精准帮扶相结合,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聚焦制约产业发展短板,系统推进农田水利、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谋划项目14个,全民健身补短板工程项目20万元已落地,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开启“党支部+科研院校+农户”模式,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科学院、塔里木大学合作开展农牧民种、养殖技术培训3期,培训300余人次,提升了农牧民种、养殖技术水平。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大力优化种植布局,引进多穗玉米20亩,发展庭院经济135户,为村民发放菜苗8780株、鸡苗1700只。对114户脱贫户、21户监测户实施动态监测,落实产业帮扶措施,巩固“两不愁三保障”防止返贫成果。目前,已为26户发放养殖补贴4.83万元,为28户发放庭院经济补贴1.78万元,申报交通补贴33人。
民生固本与治理创新相融合 架起“连心桥”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构建“服务有温度、治理有精度”的群众工作体系。为村民办实事好事70余件,将真情留在群众心里。收集群众困难诉求、矛盾纠纷23件,有效解决22件,其中收集28户60余名山区牧民反映饮水和通信困难诉求,及时向上级反映,推动问题解决。建设智慧国通语教室,配套计算机及办公桌椅等设备价值12万元,改善村级国通语学习条件。召开高考毕业生座谈会,提供学业规划、志愿填报等指导和关怀,助力学子们展翅高飞,实现自己的理想。
下一步,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将继续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项工作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着力丰富载体、创新方式方法,奋力谱写托马艾日克村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许一凡 何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