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普湖县从本土摔跤驶向国际足球的发展“快车道”
十年,于历史长河不过一瞬,于岳普湖县却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壮丽征程。十年前,新疆首届“儿子娃娃”民族式摔跤(且力西)冠军赛让这座边疆小城以“民族体育文化”之名登上热搜;2025年6月,第二届“喀什杯”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使其成为世界焦点,以足球为纽带连接起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情感。从“摔跤之乡”到“足球新城”,岳普湖的十年,是体育精神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是文化润疆在这片大地结出的丰硕果实。


赛事拓展:从本土狂欢迈向国际舞台
2016年4月投入使用的体育活动中心举办了新疆首届“儿子娃娃”民族式摔跤(且力西)冠军赛,这成为岳普湖向世界展示民族文化的窗口。当时,5.1万名观众挤满体育活动中心,赛事期间不仅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展演,如千人小苹果舞蹈、千人萨玛舞、千人古勒巴格麦西热甫等大型活动,还有疆岳驴速度赛、骆驼刁羊赛等特色赛事,将维吾尔族传统歌舞与畜牧产业巧妙结合,凸显文化底蕴,创下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民族传统单项赛事观众人数之最”的纪录。然而,彼时赛事的参与者几乎是本地群众,国际元素仅限于少量外国游客的旁观。文化传播主要依赖传统节日和民俗表演,与现代文化融合度有限,岳普湖的民族团结更多体现在生活层面,如摔跤赛期间各族群众互帮互助,但这种团结更多是基于地域和生活的自然融合。

如今,岳普湖的体育版图焕然一新,体育赛事体系不断丰富和拓展。2022年7月,“奔跑吧·少年”自治区“石榴籽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暨校园足球夏令营南疆片区决赛(初中组)在岳普湖县体育活动中心开幕,社区球场培育的足球苗子与专业训练基地输出的精英选手同台献技,为青少年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2024年中国环塔国际拉力赛首次走进岳普湖县,将第一赛段(SS1)的终点设在了达瓦昆沙漠旅游风景区,进一步提升了景区综合影响力。2025年“喀什杯”的主会场——岳普湖县体育活动中心,是南疆最大的室外综合体育场,成为丝路沿线国家青少年交流的纽带,更以“每天3万人次”的民生温度,铸就了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幸福坐标。

第二届“喀什杯”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来自7个国家的12支青少年球队在绿茵场上展开激烈角逐,特邀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的职业裁判员执裁,数万名观众用维吾尔语、汉语、俄语、英语交织的呐喊声,将“丝路喀什·逐梦绿茵”的主题响彻云霄。开幕式上,彩烟腾空而起,和平鸽振翅翱翔,中国鼓、京剧扮相、古典红扇舞等多种表演与舞龙舞狮交织,尽显文化魅力。赛事期间,俄罗斯队队员学习中文喊“岳普湖,亚克西!”球队分别前往喀什古城、岳普湖县达瓦昆沙漠旅游风景区游览体验,还开展足球论坛探讨青少年足球培养等议题,让赛事从“竞技平台”向“文化桥梁”转型。
设施筑基:多方联动使其全面蜕变
优质的体育设施是全民健身的基础,也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岳普湖县在体育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现今,全县已形成完善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设施网络,大小公园健身设施较为完备,8处标准十一人制足球场与70余处小型球场构成“15分钟健身圈”,其密度位居全国县级前列。
泰安援疆整合资金、资源,先后实施了民族团结主题公园、乡镇卫生院、乡镇文体设施改造提升等多个项目,还投入资金改善了多个村的人居环境,建设文化体育广场。山东援疆实施精品景区提升项目,投入1.8亿元支持达瓦昆沙漠营地、N39°沙漠星空营地等精品文旅项目,将体育设施与旅游经济深度融合,让岳普湖从“体育荒漠”华丽转身为“运动绿洲”。

近年来,岳普湖县各校将体育课作为学校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体育课程建设与改革。各校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严格落实体育课时要求,确保学生每天有足够的体育活动时间,在体育课程设置上,既注重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又积极探索创新,引入足球、篮球、排球等多种特色体育项目,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需求。同时,各校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定期培训、教学研讨等方式,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探索“教、练、赛”融合机制,为体育课程的高质量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如今,全县8所中小学校成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校园足球普及率达100%,孩子们通过“足球进课堂”接触专业训练。第三小学学生阿卜杜比拉力·穆萨说:“我的偶像是C罗,父母支持我踢球,周末常带我去小区球场,我的梦想是成为职业球员,为国争光。”

文化交融:从单向到双向的深度共鸣
如今,文化润疆已形成“体系化”推进模式。泰安援疆实施“五个一”工作法(建立一个机制、搭建一个平台、打造一支队伍、开展一场活动、扶持一批项目),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本地文化深度融合。在体育的带动下,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在“喀什杯”赛场,维吾尔族老爷爷带着孙子挥舞国旗,用维吾尔语哼唱助威歌;不同国家的球队与群众互动;俄罗斯助教中场献舞以感谢球迷。岳普湖县代表队虽首战失利,但72岁球迷吾拉依木·艾合买提说:“对手是他们国家最优秀的球员,我们县的球队能参与,本身就是一种荣誉。”这种“胜亦欣然,败亦从容”的心态,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体育领域的生动体现。

在党的好政策滋养下,这座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土坯房蜕变为现代化住宅区,市政大道串联起文体中心与生态公园。教育水平显著提升,智慧教室与足球特色课程并举,先进教学设备覆盖率达100%。体育的蓬勃发展也增强了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晨练广场舞与夜跑居民构成城市流动风景线。从摔跤手到足球少年,从社区比赛到国际赛事,体育始终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课堂。
边疆的稳定与发展,从来不是单选题,而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答题。岳普湖的十年,是体育设施从“摔跤热土”到“国际标准”的十年,是赛事从“民族狂欢”到“国际对话”的十年,是文化从“单向输出”到“双向滋养”的十年,更是体育与文化深度融合、共同发展的十年,这座丝路县城正用足球的语言,向世界讲述一个关于团结、梦想与未来的中国故事。(陈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