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从“鸽子巷”到“团结之城” 和田团城的新生密码

从“鸽子巷”到“团结之城” 和田团城的新生密码

2025-07-10 12:25:42 来源:和田市融媒体中心

  和田市融媒体中心7月10日讯(实习记者 杨珺颖)近年来,在北京市的援建助力下,新疆和田团城完成改造盘活,实现华丽转身,成为和田市新地标,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勃勃生机。

  7月8日,记者走进和田团城的小巷里看到,街道两旁的店铺林立,各种当地特产及手工艺品琳琅满目。作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和田团城依托“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寻找灵感,推进“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了“葡萄园”民宿、非遗巴扎、团城人家、美食打卡墙、鸽子亭、旅拍等网红打卡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同时,还引进了音乐餐厅、咖啡厅、书吧等休闲娱乐场所,进一步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image

  来自内蒙古的孙晓冉是第一次来和田,走进团城,她瞬间就被浓郁的民俗氛围所吸引。在纵横交错的街巷中,极具民族特色的“阿依旺”式建筑错落有致,精美的艾德莱斯绸随风轻扬,特色手工艺品更是让人目不暇接。

  “这里太热闹了,吸引我的除了景观外,还有可以触摸的文化体验。今天来团城游玩,品尝了当地特色美食——烤肉、烤鱼,还去了四物维茶店,真没想到药茶能和奶茶结合,太合我心意了。”孙晓冉说。

  曾经,这里俗称“鸽子巷”,是花鸟虫鱼交易市场,房屋破旧,遇到下雨刮大风,巷子里就会停电,排水也成为居民的一大苦恼。2016年,北京市投入援疆资金1.53亿元,启动和田团城改造工程,改造总建筑面积约42万平方米,涉及3500户居民。按照“一街一规划、一户一设计”理念,以尊重历史文化和居民意愿为宗旨,在保护城市历史风貌的同时,进行安全改造并统一风格。如今,团城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保障了当地居民的就业和生计,还为游客感受新疆提供了一扇窗口。

【编辑:宋欣】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