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公安局开发区分局反诈宣传再发力 多措并举筑防线
按照工作部署要求,安晨路派出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立足辖区实际再发力,积极开展以“反诈是门必修课,筑牢防线守好责”为主题的“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组织全体民警辅警提升反诈宣传的整体性、创新性和覆盖面,构建了“全方位、多形式”的反诈宣传新格局。
坚持源头防范,线下出击“全覆盖”
一是“五进”宣传达到广泛性。紧盯宣传的方式、对象、内容,将反诈宣传与“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结合起来,深入推进反诈宣传“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家庭、进行业场所”,将反诈宣传资料送到每家每户每位群众手中,做到宣传防范全覆盖、无死角,共计开展入户宣传5000余户。二是特殊群体宣传做到实效性。坚持“靶向”宣传,做到小众化、差异化讲解,力争宣到实处,讲到要害。进一步加强校园反诈宣传阵地建设,利用班会、家长会、教师大会等开展反诈宣传讲座,不断提高学校师生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认知率,并通过“小手拉大手”全面提高家长的防骗意识和能力;开展“反诈宣传进企业”活动,组织“护航警官”深入企业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题讲座,结合近期发生的典型案例,针对企业职工群体、财务人员常见诈骗类型详细讲解作案手法和防范技巧,全量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与企业员工一起“话”反诈、“唠”安全,有效提高企业员工的反诈意识和防范能力,加强警企联动、警企共建,优化公安优商护企各项措施。三是重点场所“扎根”长效性。召集辖区旅店业、酒店等行业场所负责人召开行业场所管理工作会议,督促金融网点、宾馆、网吧、商超运用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反诈常识;在行业场所门口、前台、电梯等醒目位置张贴反诈标语、海报,摆放反诈宣传资料,实现预防教育全覆盖、无死角,确保电诈防范以实托底,共召开行业场所管理工作会议5场,张贴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海报、标语等2000余份,散发宣传册500余份,悬挂横幅30条。通过多点发力、条线结合、全面推动,进一步增强了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能力和水平。
拓宽宣传渠道,联动共治“最大化”
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按照“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思路,不断拓宽宣传渠道,发动群众力量积极参与到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宣传中来,实现联防联动。一是联动共治,组建“义警”宣传队伍。充分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发挥群众核心作用,集聚社区干部、楼栋长、物业人员、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组建“社区反诈先锋队”,协助派出所民警在辖区广泛开展反诈宣传;依托微信群、公众号在线上及时通报涉诈警情,同时通过悬挂布标、张贴海报、发放宣传册等形式,营造浓厚的反诈氛围,构建“警民企联防”工作格局。二是加强培训,强化宣传质效。定期组织“先锋队”成员开展反诈宣传培训,同民警共同学习反诈知识,对最新诈骗类型、惯用手段、典型案例、防范技巧等进行讲解,确保反诈宣传员“知识跟得上、能力跟得上”。三是表彰先进,提升宣传动力。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反诈志愿者定期“送奖上门”,激发其积极性,发动身边更多的同事、朋友加入到反诈宣传队伍中来,营造“人人争当宣传员、共组超强反诈联盟”的浓厚氛围。
灵活创新新模式,线上云端“立体化”
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优势和特点,努力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防范新模式。一是以“媒体”宣传借助“网络力量”,构建“指尖反诈”宣传体系。组织建立业主群、企业联络群、商铺联络群、家校群等204个微信群,不定时在群内推送最新反诈资讯、典型案例和预警提示;遇有群众在群内表达诉求、反映问题的,民警也直接在线反馈、答疑解惑。同时,紧紧抓住“短视频时代”网络传播快的特点,向辖区群众推送反诈宣传片,让辖区群众更直接地了解反诈知识和防范技巧。二是加强“日常”普及,将反诈宣传切实融入群众的出行中。全力推动行业场所履行社会责任,切实形成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的整体合力。针对暑期临近,入住旅客较多的情况,为了让旅客“多看一眼、多记一点、多防一步”,旅店业在每一位旅客入住时递上一份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提醒告知书,发放告知书100余份;三是全方位普及,“食”刻提醒不放松。联合辖区各餐饮店将反诈宣传融入餐桌,在餐桌上张贴各类反诈标语,让辖区群众在就餐时就能看见警方温馨提示,张贴餐桌贴纸2000余份。通过一张小贴纸、一份告知书,辖区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便可随时了解反诈知识,有力推动反诈宣传全方位、多形式开展,做到了线上线下立体化预防,有力推动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走深走实。
反诈宣传,步履不停。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是一场持久战,需要久久为功,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安晨路派出所将认真总结经验模式,进一步强化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法、丰富宣传方式,形成持续宣传热潮,使反诈知识入耳、入脑、入心,确保集中宣传月活动取得实效,坚决守护好辖区群众的“钱袋子”。(潘茹辉 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