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七秩风华见证:旧物串联岁月,感恩映照初心

七秩风华见证:旧物串联岁月,感恩映照初心

2025-07-10 17:43:36 来源:中新网新疆

  今年,自治区迎来成立70周年的光辉庆典。在哈密市,一段关于岁月与感恩的故事正悄然展开,退休老党员张秉盈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回溯往昔,礼赞今朝。

  在老人院外的小桌子上,摆着一件件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旧物:一支钢笔、一把算盘、一口汤锅、一台收音机、一架留声机、一只药箱。这些旧物被老人收藏多年,一直视为珍宝。

  坐在桌前,老人轻轻拿起一支蘸墨书写的老钢笔。尽管钢笔已很旧,但笔身修长、笔尖锋利,仍闪着往日的光泽。老人轻轻摩挲着笔身,仿佛在与一位阔别已久的老友重逢。“这支钢笔是我父亲留给我的,”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感慨,“那时日子艰苦,但父亲总教导我,知识能改变命运,这支笔陪着我度过了无数个学习的日夜。”

  旁边,一口汤锅静静摆放着。老人将锅盖打开,端详着汤锅身上的每一道划痕,眼中满是回忆。“这是我父亲打的锅,尽管粗糙,却是当年我们一家人吃饭唯一的一口锅。”他的语气里,既有对过去艰苦岁月的铭记,也有对那段时光中家人相伴的眷恋。

  一台柜式收音机吸引了记者目光。这台收音机采用金属、木头、丝绸等材质,拥有多种调频频段,如调幅(AM)和调频(FM),还有短波和中波选项。虽已陈旧,仍看得出做工十分考究。老人小心翼翼地摆弄着,仿佛能再次听到那熟悉的广播声。他告诉记者,这是他小时候家里最时髦、最值钱的家电,他就是通过这台收音机来收听党中央的声音,了解外面的世界,知晓国家的发展变化。在那个信息相对匮乏的年代,这台收音机就是老人的“信息窗”。

  算盘和留声机同样承载着老人的回忆。老人捧着老算盘,轻轻拨动算珠。算盘显然有些年头,有一根珠杆已经脱落,但老人一直舍不得扔。他说,这是解放前他父亲用过的算盘,父亲用它精打细算,维持着家里的生计。那架小型留声机老人也爱不释手,那是他新婚时置办的物件,他小心翼翼拨动唱片针,仿佛还能听到悠扬的音乐飘出。

  在这些父辈留下的旧物之外,还有两件对老人意义非凡的物品——一件洗得发白的工作服和一只下乡巡诊时背的护理箱。老人穿上工作服,抱起护理箱,眼中满是怀念,那是他和老伴年轻时工作的纪念。那时候,他们一心想着为人民服务,再苦再累都觉得值得。

  张秉盈老人是一名有着深厚情怀的共产党员。他的家中,有一本党费缴费本,记录着老人每年7月主动缴纳特殊党费的经历。

  “我对这些东西嘛,我是有感情的,因为我从小共产党救过我,还保送我上学,一直到工作,还保送我到上海学习。我从小就收集的这些东西,有一部分是我父辈留下来的。因为现在生活这么好,我就是想要报答党,自己做一个明明白白,光荣的共产党员。”张秉盈老人动情地说。

  这些珍藏多年的旧物,老人已决定将其悉数捐赠给伊州区博物馆。他希望通过这些旧物,让更多的人看到过去的生活模样,感受到今昔生活的巨大变化,从而更加感恩党,热爱祖国。“这些旧物是历史的见证,希望它们能激励更多的年轻人,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张秉盈老人目光坚定地说。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张秉盈老人的旧物故事,宛如一首无声的赞歌,诉说着岁月的变迁,更彰显了一位老党员对党和祖国的赤诚之心与无限感恩。(马志娟 王浩亮)

【编辑:程勇】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