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晟——让雅丹泥坯画在传承中绽放新彩
在温宿县,有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雅丹泥坯画,它以当地特有的雅丹土为原料,将戈壁的粗犷与人文的细腻巧妙融合,承载着地域文化的深厚底蕴。作为这项传统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赵晟自幼便与泥坯画结下不解之缘,用画笔坚守着这份文化记忆,更在创新中为其注入新的生命力。
赵晟与雅丹泥坯画的缘分,始于童年。自幼时起,他便跟在母亲身边,看她用温宿本地的红土、黄土调和成泥,在特制的泥坯上勾勒线条、涂抹色彩。母亲笔下的胡杨、骆驼、维吾尔族风情图案,带着浓郁的地域气息,在他心中种下了艺术的种子。
“小时候家里墙上挂满了伯父和母亲的作品,还有他们搜集来的古代壁画拓片,每天耳濡目染,觉得这些用泥土画出来的画特别有力量。”赵晟回忆道。
成长过程中,赵晟在艺术家亲属的影响下,接触了大量古今绘画作品和古代壁画,眼界不断开阔。他逐渐意识到,传统技艺不能只停留在“守”,更要在“创”中传。于是,他在保留雅丹泥坯画“土味”与“古韵”的基础上,尝试融入现代审美元素:在题材上,除了传统的西域风光、民族歌舞,增加了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新主题;在技法上,借鉴油画的光影处理,让画面更富层次感。
雅丹泥坯画的创作极具地域特色:原料取自温宿雅丹地貌的天然泥土,经筛选、晾晒、研磨、调胶等多道工序制成颜料;载体是用当地红柳枝混合黏土制成的泥坯,晾干后质地坚硬如石。绘画时需兼顾泥土的特性,色彩层次虽不丰富,却自带一种古朴厚重的质感,与新疆的戈壁、沙漠、人文风情相得益彰。
如今,赵晟不仅自己潜心创作,还手把手教孩子制作雅丹泥坯画。“希望让更多人知道,我们温宿的泥土能画出这么美的画。”他说,“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我要做的就是守好它、传好它,让雅丹泥坯画走出温宿,被更多人看见。”
从童年的耳濡目染到如今的坚守传承,赵晟用一双巧手,让雅丹泥坯画在时光流转中不断焕发新的光彩,也让温宿的地域文化在泥土与色彩的交融中得以延续与传承。(阿依努尔 赵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