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市首次成功救助3只“鸟中大熊猫”黑鹳幼鸟
中新网新疆新闻7月10日电(刘剑平 王雅文 黑扎提)近日,新疆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乌苏分局成功救助三只被称为“鸟中大熊猫”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幼鸟。
为确保被救助黑鹳幼鸟得到科学养护,7月8日,新疆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邀请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专家对黑鹳幼鸟进行查看分析,并就野外放飞提出合理建议。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阿布力米提·阿布都卡迪尔说:“三只黑鹳均为一窝幼鸟,出壳约65~70天。通常情况下,黑鹳幼鸟需超过一百天才能具备独立生活和生存能力,目前,其中一只黑鹳腿有伤病未愈,另一只翅膀存在问题,预计还需10到15天即可放飞。”
据了解,三只黑鹳幼鸟是在乌苏分局63号林班被发现救助的。该林班位于四棵树河下游,林班内生长着大片高大的胡杨树,周边分布着天鹅湖、白鹭滩、百鸟湖等6.15万亩湿地,为黑鹳筑巢繁殖提供了绝佳的自然环境。
新疆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乌苏分局四棵树管护站站长拜铁木尔说:“我们在63号林班巡护时,发现三只小黑鹳在树底下活动,其中两只受了伤,随即叫来护林员将这三只黑鹳带到救护站进行救护。这是我们首次救治三只黑鹳,今后我们也会加强巡护,保护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乌苏市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进山、湖、林、草、沙一体化修复工程,扎实开展退牧还湿等生态保护举措,持续加大生态保护投入与监管力度,全方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与稳定性,为野生动物营造了安全、适宜的栖息繁衍环境。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阿布力米提·阿布都卡迪尔说:“乌苏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管护到位,使得一窝三只黑鹳在此出现。这说明乌苏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管理与保护工作扎实有效。”
据了解,黑鹳有着“鸟中大熊猫”之称,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其繁殖对环境要求严苛,单次通常产卵1到4枚,此次同时救助3只黑鹳幼鸟,在乌苏市尚属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