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天津市产业援疆工作综述
走进于田天津工业园区,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映入眼帘:津和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内,特色农产品经过精深加工身价倍增;现代化温室大棚中,羊肚菌长势喜人……天津产业援疆的持续深耕,让和田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处处涌动着产业振兴的活力。
农业产业化助力特色农产品“走出”深闺
“今年,我们的羊肚菌大获丰收,品质上乘,在新疆本地市场供不应求。”民丰县润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丽丽介绍。在天津援疆的帮扶下,该公司通过科学种植、精细化管理,让羊肚菌产业成为当地特色农业的新名片。高峰期时,每天用工达50人次,带动周边村民稳定增收。

在于田县津和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天津援疆投入资金建设的“一中心三平台”信息化系统,让园区管理更加智能高效。2024年,又创建电商直播基地,设有8个标准化直播间。“目前已与10家当地品牌合作,上半年带动于田县网络销售额增长18%。”园区负责人说。这个占地2284.31亩的产业园,正推动肉苁蓉、玫瑰花等特色农产品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升级。
工业现代化:戈壁滩上崛起产业集群
在于田天津工业园区的某企业生产车间,当地村民买合皮热提汗自豪地说:“8道工序,我4分50秒就能保质保量完成!”这个由天津援疆资金投资建成的服装生产企业,能提供2000多个就业岗位。“我实现了从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我的月收入3000多元,我非常满意。”买合皮热提汗开心地说。

天津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于田县工作组副组长张庆彬介绍,通过持续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园区建设,如今于田天津工业园区已吸引89家企业落地扎根,直接带动1.4万名当地群众就业,成为促进民生改善的重要引擎。
在策勒县天津工业园区,陆续打造了津和数字电子产业园、津和农业园、津和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等特色“园中园”。如今,工业园区占地面积达到4.9平方公里,工业企业达64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0.2亿元,实现了农林特优势资源精深加工,矿产建材、纺织服装、智能制造、光伏发电并举的产业集聚,成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点。园区的发展壮大凝聚着天津援疆干部的心血,更承载着策勒人对富庶繁荣的期望。
文旅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天津援疆深入挖掘和田地区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让和田的文化魅力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库尔班·吐鲁木文旅产业园的建设堪称一大创举。这里规划了特色文化产品展销区、总部经济区、特色美食区等多个功能区域。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一座民俗文化的大观园。天津非遗项目的引入,更为产业园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韵味。杨柳青木版年画、泥人张彩塑等天津传统技艺在这里与和田本地文化相互交融,碰撞出绚丽的火花。同时,产业园还吸引了众多企业和商户入驻,成为一个集文化展示、旅游观光、商贸交易为一体的综合性文旅产业平台,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每逢节假日,产业园内游客络绎不绝,欢声笑语回荡在每一个角落。
由天津援疆推动建设的策勒县天津万亩生态园,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总占地面积2万余亩,依托天津援疆资金支持,历时5年在沙漠边缘建成集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园区创新采用节水滴灌技术,已种植红枣等特色林果及红柳等防风固沙植物8000亩,其中5000亩实现滴灌全覆盖,在荒漠地带筑起绿色生态屏障;尤其以红枣产业为核心,依托当地气候土壤优势培育出的红枣果实饱满、口感香甜,带动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发展。
策勒乡阿日希村农民图送托合提・尤努斯通过种植120亩玉米和红枣实现年收入30万元。天津援疆团队同步引入科学种植技术与管理经验,通过区域规划、设施配置及农民技术培训,让昔日荒漠变身兼具防风固沙效益与经济价值的绿洲,成为天津产业援疆中“生态+产业”协同发展的典范。

此外,天津还积极协助和田地区打造特色旅游线路,加强旅游宣传推广。通过举办各类文旅活动,如“石榴花节”“昆仑文化节”等,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和田旅游观光,感受这里独特的风土人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繁荣。

创新驱动打造可持续发展引擎
在于田县新疆正源药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熟练操作设备加工当地特色药材。作为2024年天津援疆重点引进的企业,正源药业获得天津援疆的资金支持,得以快速落地投产。
目前,企业已吸纳30余名员工就业,其中10名本科学历员工均来自当地,为企业人才扎根家乡、建设边疆提供了优质平台。预计企业年营收可达1亿元,不仅将为当地经济注入强劲动力,更在产业帮扶与人才培育上发挥双重作用。
在策勒镇津南新村,367户搬迁群众通过设施农业实现增收。“通过引进优良品种和技术指导,我们帮助津南新村适应市场需求。”天津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策勒县工作组组长谢磊介绍。
民生改善:民族团结开出幸福花
傍晚时分的津南新村文化广场上,各族群众载歌载舞。在于田工业园区,热依拉木一家享受免费员工房、孩子就近入托等福利,日子越过越好。

自2010年开启对口支援和田地区的征程,天津在产业援疆方面创新模式、多元发力。在就业带动上,实施“百厂万人”工程,助力策勒县、于田县建成并运营112个工厂和车间,为当地村民搭建起家门口就业平台。在畜牧养殖产业领域,天津食品集团投资建设百万只肉羊产业化项目,形成“2个县级种羊场+20个乡级分场+ 200个村级合作社”的三级繁育养殖模式,配套饲料、屠宰、冷链物流等设施,全产业链的打造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
从农业到工业,从文旅产业到物流产业,天津产业援疆的步伐坚实有力,成果丰硕。天津将继续加大产业援疆力度,不断探索创新援疆模式,与和田地区携手共进,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共同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让援疆成果惠及更多和田群众。(李凌燕 刘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