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佳琪:画笔绘梦,支教情牵千里
教育是国之大计,支教则是连接不同地区教育资源与希望的桥梁。南通大学“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工作自2014年开启以来,跨越千山万水,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边疆大地。第26届南通大学“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新疆分队成员陶佳琪便是其中一员,她以画笔为媒,不仅传授技艺,更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了梦想的种子,让艺术之花在边疆绽放,同时也实现了自我成长的华丽蜕变。

去年7月,陶佳琪跟随第26届南通大学“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新疆分队来到了伊宁县南通实验学校,开始了支教生涯。在美术课堂上,她充满激情地为孩子们讲解绘画技巧,眼神中闪烁着对艺术教育的执着与热爱,孩子们也全神贯注地聆听,一双双明亮的眼睛里满是对知识的渴望。课堂上,陶佳琪穿梭于学生之间,时而俯身指导,时而高声讲解,每一次互动都充满了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和对学生深切的关怀。她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课程,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与现代创意巧妙融合,让孩子们在领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也勇于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世界,极大地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和思维边界。
“我非常喜欢陶老师,这两个学期以来,陶老师陪伴着我们,倾注了大量心血。她耐心地指导我们学习,还细心地教授我们绘画技巧,让我们领略到了艺术世界的丰富多彩与绚丽多姿。”伊宁县南通实验学校学生艾力西尔·艾斯海提说。
“支教一年,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描绘出心中最美的新疆,也引领我走进了他们所向往的远方。”陶佳琪感慨道。
课堂外,陶佳琪是学生们的知心姐姐。一下课,孩子们就围在她身边,分享生活中的点滴趣事,她会耐心倾听,给予温暖的回应和鼓励。她关心孩子们的学习困难,也会参与到他们的课间游戏,与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美术课后,孩子们围在我身边,雀跃地喊着:‘老师!老师!等我长大了,要带着画笔走遍全世界!’那一刻,我深深明白,这一年的支教时光,已足够让梦想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也更加坚信,爱的力量定能唤醒心灵的春天。”陶佳琪说。
一年的支教时光转瞬即逝,但对于陶佳琪和她的学生们来说,这段经历却成为了他们生命中不可磨灭的印记。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画出了心中最美的新疆,也表达出了对老师的深深依恋和不舍。
“南通大学的支教老师让我对美术这一门科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是现在老师要走了,我心里十分不舍。我们都特别喜欢陶老师,希望老师还能回来教我们。”伊宁县南通实验学校学生顾嘉懿说。
如今,第26届南通大学“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新疆分队已圆满完成支教任务,但陶佳琪和伙伴们的故事并未终结。他们留下的是知识的火种,是教育的情怀,是爱的传递。这份跨越千山万水的情谊,如同那一幅幅精美的画作,将永远镌刻在每个人的心中,成为连接通伊两地的不朽桥梁。(伊宁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 马伊热·艾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