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博湖:探索“稻蟹共生”模式 促进一地双收

博湖:探索“稻蟹共生”模式 促进一地双收

2025-07-11 22:14:51 来源:中新网新疆

  眼下,正值稻田蟹苗投放黄金期。7月9日,博湖县乌兰再格森镇乌兰再格森村120余亩稻田投放600公斤蟹苗,通过“稻护蟹、蟹养稻”的生态循环模式,开启生态农业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新篇章。

8ec8df155c85cb7204d7268af37246c0

  在博湖县乌兰再格森镇乌兰再格森村立体种养试验稻田里,村民董志运沿着田埂将一袋袋蟹苗轻轻放进稻田,青灰色的蟹苗跃入稻田,与随风摇曳的稻秧共同绘就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画卷。

377ff17a64acb79c420acc25e5324ab4

  董志运说:“我们学习外地先进种植模式,从江苏引进的中华长江蟹,其规格为豆蟹,按照每亩5公斤的标准投放蟹苗。”

  为保障成活率,董志运在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完善稻田排水系统,加固田埂,设置防逃设施,满足了蟹苗栖息需求,确保蟹苗适应新环境。同时,蟹苗在稻田中活动,不仅能减少病虫害,其排泄物还为水稻生长提供了天然肥料,而稻田则为蟹苗提供栖息场所,形成生态互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e3265b706354362109f0371d4e55d89d

  董志运说:“稻田养蟹这种生态种养结合的方式,实现了‘一水两用 一地双收’。如果养殖成功,将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

  今年,博湖县乌兰再格森镇秉持“抓产业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新路径,依托优质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壤条件,引入成熟技术和优质蟹苗,因地制宜发展“稻蟹共生”立体种养产业,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博湖县乌兰再格森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万巴说:“我们以稻田养蟹为试验,积极探索农业多元化发展模式,进一步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综合效益,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的活力。下一步,将加大对稻田养蟹的精细化管理力度,持续优化种养技术,全力推动稻田养蟹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转型升级,开拓出一条具有生态特色的农业发展新路径。”

  近年来,博湖县锚定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创新驱动为引擎,全力推进农业产业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林下种养等特色生态农业,通过模式创新、结构优化,不仅实现了农田资源的高效利用,更构建起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都古尔加甫 帕孜力牙·牙生)

【编辑:程勇】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