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旅游如何让吐鲁番葡萄沟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样本

旅游如何让吐鲁番葡萄沟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样本

2025-07-12 23:15:16 来源:中新网新疆

  在吐鲁番葡萄沟的绿荫藤蔓间,几家由重庆退伍军人开办的民宿,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缩影。从游客到创业者,他们以民宿为纽带,在带动当地发展的同时,用点滴故事诠释着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刻内涵,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日常交往中愈发牢固。

  “第一次来吐鲁番旅游,外面热得像蒸笼,一进葡萄沟就被清凉的环境和风土人情吸引。”2018年7月22日,张凯以游客身份与葡萄沟结缘。2023年,他再次来到吐鲁番,计划在这儿开餐厅,借着葡萄沟旅游招商政策,他将开餐厅的计划改为开办“之友・阿达西”民宿。

  “朋友建议民宿更能让游客体验当地生活,我觉得这主意不错。”2023年4月,张凯与葡萄沟签下合同,开启创业路。

吐鲁番市葡萄沟景区“之友・阿达西”民宿。薛子扬 摄吐鲁番市葡萄沟景区“之友・阿达西”民宿。薛子扬 摄

  这股创业热潮的源头,是2022年第一个来到葡萄沟开民宿的重庆退伍军人叶挺。

  “我服役15年,来这儿后发现葡萄沟的旅游潜力,就想着既能盈利,又能宣传吐鲁番和葡萄沟。”叶挺说。

  在他的带动下,战友张凯、陈杰也相继来到这里,形成了一个由战友组成的创业群体。

  2023年,陈杰随张凯一同来到葡萄沟,经营“陌野拾光”民宿。“当时听张凯说这边旅游发展好,又是退伍军人创业的好机会,就跟着来了。”陈杰回忆起初到葡萄沟的感受,“一来就觉得热,但葡萄沟里特别凉快,环境也好,适合做民宿。”

吐鲁番市葡萄沟景区“陌野拾光”民宿。夏依玛旦·艾热西丁 摄吐鲁番市葡萄沟景区“陌野拾光”民宿。夏依玛旦·艾热西丁 摄

  民宿的开办,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就业机会。张凯的民宿雇佣了16名季节性临时员工,其中既有维吾尔族,也有柯尔克孜族,每月工资3000多元。游客的认可让员工有了稳定收入,也让民宿在葡萄沟扎下根。一位游客2023年9月带父母入住“之友·阿达西”民宿,2024年又携妻儿重游,这背后是员工们用心服务的结果。

  叶挺的“陌鸣·再遇”民宿则雇佣了13名当地社区的维吾尔族员工,涵盖保洁和厨师等岗位。“普通员工月薪约2600—2800元,厨师月薪6000—7000元,能帮他们在家门口就业,我觉得很有意义。”叶挺说。

吐鲁番市葡萄沟景区“陌鸣·再遇”民宿。薛子扬 摄吐鲁番市葡萄沟景区“陌鸣·再遇”民宿。薛子扬 摄

  陈杰的“陌野拾光”民宿也雇佣了两名当地高中毕业生做暑假工,“工资在两千八到三千左右,能帮他们赚点学费,也算是为当地就业出份力。”

  不仅如此,每到七八月葡萄成熟时,陈杰还会组织助农活动,“有住宿的客人想体验采摘葡萄,我们就把他们推荐到附近邻居家里,既让游客体验了乐趣,也帮农户增加了收入。”

  旅游旺季里,民宿经营者与当地群众的互助更是常态。张凯回重庆时,邻居阿依夏木汗・卡德尔大姐一家会主动照看民宿、清扫积雪,两家日常互送饭菜、互通物资。

  “借东西、一起吃饭是常事。”张凯说。阿依夏木汗家的餐厅与民宿还达成“双向推荐”,张凯向客人推荐餐厅,餐厅则向顾客推荐民宿。“张哥推荐的客人信任我们,我们也想把好民宿分享给更多游客。”阿依夏木汗的儿子买合木提江的话道出了这份默契带来的双赢。

张凯正在与邻居买合木提江•买买提交谈。夏依玛旦·艾热西丁 摄4张凯正在与邻居买合木提江•买买提交谈。夏依玛旦·艾热西丁 摄

  2023年7月,张凯突发低血糖晕倒,邻居吾斯曼大哥撞见后,在医院车辆无法驶入的情况下背着他就医。“七月份天气特别炎热,吾斯曼大哥背着我在医院跑上跑下,衣服全都被汗浸湿,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民族间的情谊。”张凯动容地说。

  如今旅游旺季,葡萄沟游客如织。张凯的民宿里,不同民族员工协作服务游客;阿依夏木汗的餐厅中,各地游客品尝民族美食;吾斯曼大哥常帮游客解决困难。叶挺则秉持着“优先宣传吐鲁番和葡萄沟整体,而非突出民宿个体”的理念,“地区发展好了,民宿自然能受益。”叶挺说。

  游客的往来,让民族间的交流更加深入。曾有一位来自重庆的游客,在叶挺的“陌鸣·再遇”民宿得知当地一户少数民族农户家庭条件较差、缺乏电风扇等物品后,通过社区向困难农户捐赠了5000元。“这种游客与当地居民的互助,正是旅游带来的温暖。”叶挺感慨道。

  “游客看到我们不同民族的人一起工作、生活,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张凯的话,道出了葡萄沟里最动人的景象。旅游,让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在此相聚;民宿,让各民族群众在此携手。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还在继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在一个个交往瞬间,深深扎根、茁壮成长。(薛子扬 夏依玛旦·艾热西丁 热依拉·沙塔尔)

【编辑:程勇】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