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木萨尔县废旧滴灌带“变废为宝”
近年来,吉木萨尔县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水肥一体化建设项目,滴灌带用量也随之大幅增加。吉木萨尔县农资生产企业巧施回收妙策“变废为宝”,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新路径。

7月10日,在吉木萨尔县庆阳湖乡大东沟村的农田,一场“变废为宝”的绿色实践正在火热推进,村民们正忙碌地将废旧滴灌从土里拉出来,捆扎起来集中堆放在一起,等着庆阳湖乡真富滴灌带厂的回收车来拉走。
王卉茹是该公司聘请的临时工,每天能有200元的收入。“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播种、打药、回收滴灌带,活儿多着呢!”他笑着说。据了解,每年农忙时期都有许多像王卉茹这样的村民作为临时工参与劳动。
“我们今年滴灌带回收覆盖奇台县老奇台镇、吉木萨尔县二工镇、三台镇、庆阳湖乡,共计5万亩,从7月初一直持续到10月底,工人按照200元每天结算,预计带动就业110人灵活就业。”庆阳湖乡真富滴管带场负责人王玉说。
目前,废旧滴灌带回收项目平均每天吸引近50人前来务工。庆阳湖乡真富滴灌带场连续十三年采用“回收—加工—再生”的模式处理旧滴灌带,将其转化为新制品,实现了72%的回收利用率,种植户每亩地的成本因此减少了约20元。这种模式不仅减少了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还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吉木萨尔县庆阳湖乡副乡长怕那不汗说:“接下来,我们将积极与农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对接,举办小型招聘会,把就业岗位送到村民家门口,让老百姓抓住春耕生产机会,实现增收。”
庆阳湖乡通过实施废旧滴灌带“变废为宝”,引导农户形成切实可行的节约习惯,降低了农业投入成本,实现绿色环保与增产增收的双重目标,为农业绿色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张鑫源 程枭 杜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