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血脉,青春照耀山河——“学史铸魂·喀什红途青年行”实践纪实
为赓续红色精神、厚植爱国情怀,7月9日,新疆工程学院袁雅茹、阿不都沙拉木·阿地力与喀什大学高安利三位教师带领的“学史铸魂·喀什红途青年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喀什疏附县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与阿亚格曼干村,在实地考察中体悟红色信仰的磅礴力量。

当日上午,团队抵达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蔡雪霞副校长详尽介绍了学校发展历程。知恩楼、感恩楼、报恩楼所承载的“知恩、感恩、报恩”理念,深深浸润着学子心灵。十年前,如克耶还是该校的一名学生,今年她从伊犁师范大学毕业后回到了母校工作,希望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传递给更多的弟弟妹妹们,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在党的关怀下,校园智能化建设日臻完善:教室配备交互式电子白板,图书室拥有智能借阅系统,书法室设电子临摹台,专业直播室设备先进。漫步于开阔操场与文化长廊,科技为校园注入的蓬勃活力扑面而来。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麦迪娜·阿卜杜拉小朋友在直播台前自信展示演讲,稚嫩声音中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这些变化让边疆学子得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在科技与文化的滋养中茁壮成长。
下午,团队前往参观疏附县阿亚格曼干村村委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基地内我们看到了从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到打造一直永不走的工作队,再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家园,新旧照片的强烈对比震撼人心:昔日戈壁滩上孩童遥望的身影,与今日文化广场孩童嬉戏、老人安享的画面,无声诉说着村庄在党领导下脱贫蝶变的动人故事。
作为青年一代,不仅是红色历史的探访者,更是红色精神的传承者。应将把这片热土上汲取的信仰之力、目睹的教育新貌与乡村振兴的温暖图景,转化为躬身笃行的力量,用青春续写新时代的奋斗篇章,不负这伟大时代。(袁雅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