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砺剑成锋芒 西部管道技术服务尖兵品牌的信赖之路
今年7月,国家管网集团广西公司将一面“技臻术湛解难题,一脉同源情谊长”的锦旗赠予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西部管道公司)“技术服务尖兵”,表示谢意与专业认可。自2018年以来,“技术服务尖兵”已经完成20次对外技术服务,覆盖输油泵、压缩机等多领域核心设备维修,用一次次“解围之战”赢得了外国专家、厂家与同行的高度信赖。

从“主场突围”到“客场亮剑”
在我国清洁能源集输领域,有这样一支“技术铁军”:他们扎根天山南北,足迹遍布全国,用16年时间,从依赖厂家的“追随者”成长为行业认可的“领跑者”。
这就是西部管道公司的“技术服务尖兵”品牌。
西部管道公司所辖的天然气站场,是他们的“练兵场”。
2012年冬季,西气东输二线红柳压气站,他们首次自主完成压缩机失效干气密封现场更换,在核心设备维修领域实现“破冰”;次年,西气东输一线酒泉压气站,国外机组燃气发生器附件齿轮箱更换首战告捷,让行业看到了这支队伍的潜力。

真正的考验,来自2018年的“客场首秀”。当时,西气东输武汉分公司武穴压气站急需更换国外机组燃气发生器附件齿轮箱,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第十六届全国技术能手黄伟带领3人团队驰援。“对方找我们,是因为听过我们的‘战绩’,但陌生环境里,每一步都得更谨慎。”黄伟回忆。最终,他们精准完成作业,不仅解了武穴站的燃眉之急,更让“西部管道公司技术服务尖兵品牌”的名号首次在行业内传开。
“那次之后,我们敢闯了,也更懂了:技术没有边界,服务才能让信任生根。”自治区劳动模范、管网十大楷模沈登海说。
如今,他们的服务范围已从国家管网集团兄弟单位拓展至中石油系统,从西北一隅延伸到全国各大地市。
从破局“卡脖子”到铸就“拳头产品”
动力涡轮是压缩机的“心脏”,其现场解体大修曾长期被国外厂家垄断。2016年,西气东输一线轮南压气站,4名技术人员用50天完成了国内首次国外设备动力涡轮现场解体大修。这是一场“摸着石头过河”的硬仗,国外厂家专家听说这件事后惊叹不已,直言“难以置信”。

这场突破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技术自主的大门。随后,他们在乌苏、四道班等压气站持续攻坚,为动力涡轮做过“手术”,恢复了压缩机的活力,将检修周期从50天压缩至25天,还创新研制出专用工具优化工艺。“现在内地站场动力涡轮出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们。”西部管道公司生产技术服务中心机械技术服务部部长田永文自豪地说。
2021年12月,广州压气站“南气北送”关键机组振动超标,国内外专家束手无策。国家管网集团五一劳动奖章、“管网工匠”王刚带着同事胡玉华赶到现场,默默记录数据、分析症结,连夜两次调试就让机组恢复正常。“第二天厂家专家来,都惊呆了。”王刚笑称,这是“细节里的功夫”。
2023年在完成西气东输南昌分输站2号压缩机组动力涡轮烟气泄漏治理后,这项作业一家独秀的地位在行业内得到巩固。
2024年4月,他们再次出征,成功完成了华中公司枣阳压气站3号机组动力涡轮烟气治理,验证巩固了检修能力、锻炼了队伍。黄伟介绍说:“枣阳站3号压缩机组在运行期间发生动力涡轮排气蜗壳高温烟气泄漏,存在高温着火安全隐患,难度很大。”
从“工匠”培养到“梯队”建设
技术的突破,离不开人才的托举。

今年5月榆林压气站,面对国外机组的疑难故障,黄伟团队调取近5年12例同类案例,用故障树分析锁定“排气末端盖板密封碳化”“迷宫密封磨损”两大核心问题。
最终,不仅成功修复,黄伟的徒弟李开宏改进的专用工具大幅提升了效率。“一次对外服务的积累,胜过平时干几年。”黄伟看着年轻人成长,语气里满是欣慰。
西部管道公司多年来利用“师带徒+现场实战+远程指导”的“组合拳”培养人才,实行项目经理制100余人次,“揭榜挂帅”攻克13个重点项目,80余人通过“以干代练”快速成长。
如今,这些技术力量已经形成梯队,“80后”的郭小磊、颜项波已成技术中坚,“95后”杨世杰、许华瑸也能独当一面。
每到夏天,他们的办公室里经常唱起“空城计”,所有人都在生产一线,那里才是最好的“练兵场”。
从最初的常规维护,到如今能自主完成燃气发生器叶片更换、15兆帕干气密封研发;从依赖国外厂家,到向同行输出技术标准与培养模式,西部管道公司7年间累计节省资金超过3亿元,对外服务创收达400万元。
西部管道公司“技术服务尖兵”终极目标是:“掌握核心技术、建设专家团队、提供高端服务”。未来,西部管道公司将继续擦亮“技术服务尖兵”品牌,让这把“技术利剑”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征程中,守护国家清洁能源集输的“动脉”,更在推动行业技术自主化的路上不断前行。(邵洪涛 张雪红 郑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