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争先 向“新”而行 | 塔城地区沙湾市:自动化灌溉系统助力棉花种植节本增效
中新网新疆新闻7月14日电(阿那尔古丽·瓦力曼 刘颖)进入七月后,沙湾市棉花普遍进入花铃期,近日,走进大泉乡中泉村种植户马世忠的棉田里,棉花长势普遍喜人,花铃期已结出5~6个棉桃。“去年我的棉花地亩产平均在400公斤,看今年棉花长势,预计能达到460公斤左右。”棉农马世忠高兴地说道。
眼下棉花已进入到第5轮滴水。“今年棉花长势好,主要原因是使用了自动化滴灌系统。”棉农马世忠介绍说。
2024年,在上级资金大力支持下,大泉乡中泉村实施了高标准农田(优质棉基地)建设项目,马世忠的棉田在内的一万亩基本农田被改造提升为高标准农田。在灌溉排水改造方面,引进了自动化灌溉系统。
“我们引进了由自动水肥一体机、电动阀门、首部主干管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灌溉系统,该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提升灌溉效率,做到节本增效。”负责设备安装的杭州语思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技术负责人马存生说道。
“以前浇水,我们要人工开阀门,现在使用电动阀门后,在家通过手机就能控制阀门,手机上还能实时查看阀门开关状态、水流量等信息,我一个人就能把1100亩棉田灌溉好,很省力。还有一个特别方便的是自动水肥一体机,现在灌溉和施化肥可以同时进行,施肥均匀,施肥效果很好,也很节省。”棉农马世忠表示。
“这片一万亩棉田,我们安装了12个自动化滴灌系统,其中电动阀门安装了1242台,自动水肥一体机12台,完全能满足这片棉田的灌溉需求。”项目技术负责人马存生表示。
大泉乡中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谭国华介绍,从目前的使用效果来看,自动化灌溉系统可以缩短棉花灌溉周期,比如,以前1000亩地灌溉需要10天左右,现在缩短到6~7天。以往,每亩用水量在400方左右,今年预计是在350方,这样每亩地可节省水费15元左右,灌溉和节水效果都比较明显。
除了引进自动化灌溉系统外,此次高标准农田(优质棉基地)改造提升项目,重新铺设了田间地埋管道,新建沉砂池,改建渠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灌溉排水工程。在提升农田抗灾能力,资源利用效率和农户经济效益方面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