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地区扎实开展干部挂职锻炼“双百计划”成效显著
双向交流“墩苗壮根”赋能青年干部人才添翼
——喀什地区扎实开展干部挂职锻炼“双百计划”成效显著
近年来,喀什地区着眼干部队伍长远建设,围绕强化专业素养与实战能力培育,创新实施“双百计划”——每年择优选派约200名地县干部进行双向交流挂职,着力搭建地县乡三级联动培养平台。该计划以提升干部专业能力为核心,持续为地区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注入人才动能,驱动工作质效双升。
在干部选派中,喀什地区坚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原则,采取个人意愿与组织点调相结合的方式。干部的专业特长、性格特点被充分考量,实施“一人一策”差异化培养方案,分批次、有计划地将干部人才安排到能最大化促进其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岗位上“墩苗壮根”。
喀什地区第六中学干部俞江选派至疏勒县挂职,担任县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在近两年的挂职实践中,他深切体会到:“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更是边疆发展的核心‘动力源’。”
“到岗后,我深入一线摸实情、精准把脉解难题,系统梳理制约疏勒教育发展的瓶颈。”俞江介绍道,“我们立足全局,实施了党建引领、队伍建设、改革创新‘三位一体’促发展工程: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立后备干部‘蓄水池’,将50名优秀年轻干部纳入重点培养;推行‘双培养’机制,将党员培育为教学骨干,在教学能手中发展党员,有力激发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基层每一项工作都系着民心,每一次行动都关乎发展大局。这段经历让我实现了从初出茅庐到独当一面的蜕变。”来自巴楚县夏马勒乡的副乡长伊力夏提·阿卜都艾尼感慨。他分享了亲身经历:今年4月,辖区吾某与吐某因土地地界模糊问题激烈争执。面对情绪激动的双方,他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耐心倾听,随后协调国土所干部实地勘测,并邀请村民代表共同参与调解。最终,通过科学划定边界,并结合民法典普法释法,成功化解了这起多年的积怨。
“这些基层经验弥足珍贵。现在,组织选派我到地直机关挂职,既是一次新挑战,更是学习提升的良机。”伊力夏提·阿卜都艾尼表示,“我将尽快熟悉新岗位职能与流程,把在基层积累的经验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能力。”
喀什地区的干部挂职锻炼始终紧密围绕服务“一二三四五”战略、培育“十大产业”等中心任务展开。通过盘活干部资源、常态化推进双向交流,该计划着力培养了一批熟悉基层、精通业务、素质全面的复合型干部队伍。这不仅促进了人事岗位配置更趋精准匹配,更让大批优秀年轻干部乘上了“学习快车”,在拓宽视野、开阔思维的同时,实现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与地委中心工作的高度契合、同频共振。
喀什地区各县市、地直各部门单位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强化对挂职干部的培养管理,通过定期组织培训、交流座谈等方式,为他们成长成才创造必要条件。组织部门坚持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向基层倾斜、向实干者倾斜,全程跟踪干部挂职表现。对踊跃参与、扎实历练、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挂职干部,在职级晋升、职称评定、评先评优方面优先考虑;表现特别优秀的,及时提拔使用,鲜明树立了重一线、重实绩、重担当的用人导向。
“‘双百计划’为每位干部的成长提供了多样路径。”喀什地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解读道,“无论是上派开阔视野、下挂墩苗历练、外派交流协作还是平级岗位磨砺,都如同为干部开通了多条能力提升的‘航线’。最终目的,是以干部的加速成长,有效驱动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陈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