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种好“饭碗田” 守好“”粮袋子——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市推动粮食安全高质量发展

种好“饭碗田” 守好“”粮袋子——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市推动粮食安全高质量发展

2025-07-14 19:17:26 来源:中新网新疆

  中新网新疆新闻7月14日电(杨金花)近日,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市百亩攻关田实收亩产达793.1公斤,喜获丰收,创沙湾市小麦百亩攻关田亩产历史新高,刷新塔城地区小麦单产纪录。

  沙湾市通过良种推广、精准配方施肥、科技赋能等增产技术,聚焦“优机制、建良田、施良法、兴科技、行良制”五个关键,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进粮食稳面积、提品质、增效益,种好“饭碗田”,守好“粮袋子”,筑牢乡村全面振兴的“压舱石”,贡献端牢“中国饭碗”的沙湾力量。

  2025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57.53万亩,其中小麦7.55万亩,玉米49.27万亩,其他粮食作物0.71万亩,油料作物0.86万亩。

  优机制,坚决扛牢保障粮食安全重任。优化部门协调机制和周调度工作机制,加强农业农村、发改、财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协作,强化联合执法,杜绝跨区域种植,有效净化农资市场,确保全市良种覆盖率100%。

  建良田,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将高标准农田布局与产业发展规划深度融合,精细优化农田灌溉网络构架,申报2025年——2026年超长期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4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0%以上。通过增施有机肥、农作物秸秆还田、地表水压碱灌溉等措施,有效提升耕地地力能力。

  施良法,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科学规划作物制种产业布局,引进培育集“育、繁、推”一体制种企业,强化技术服务,加大作物制种、育种基地建设,加快推进优质种业发展,实现农户受益最大化。今年,实现玉米制种4.1万亩、棉花制种3.5万亩、小麦制种0.45万亩。精选优质品种,采用缩行增株主茎成穗高产栽培技术模式,有效增加单位面积的主茎收获株数。通过精量播种、一喷三防、水肥一体化、科学化控、机收减损等高产技术,不断增强植株抗倒伏和抗逆能力,显著提高穗粒数和千粒数。截至目前,全市创建小麦百亩攻关田1个、玉米百亩攻关田2个、千亩创建田2个、万亩示范片1个,确保粮油及其他主导农作物大面积单产稳步提升。

  2024年,经专家实测认定,百亩攻关田实收亩产达767.73公斤,千亩创建田加权平均亩产697.1公斤。2025年,百亩攻关田实收亩产达793.1公斤,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不断提升,有力推动了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大与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石河子大学等院校合作,推广玉米密植增穗、轮作倒茬、小麦井字形均播等高产栽培技术,实施“一喷多防、一喷多促”,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57万亩以上,粮食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100%,持续为市场提供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

  兴科技,全面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加快科技兴粮步伐。重点加大对精量播种机、喷杆式喷雾机、高性能联合收获机的更新力度,不断提高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等农机装备的普及率,小麦生产实现了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截至2024年末,全市农机总动力增长至98.03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13889台,农具保有量31323台,农用无人机441 台(架),北斗导航无人驾驶系统2779套。截至今年7月9日,全市小麦已收割2.7万亩,投入联合收割机51台,配套农机具153台(架),机械化收割率达100%。

  通过大数据中心,各类农业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地理空间数据和功能服务支撑,通过“一张图”数字化决策依据,提高农业管理服务的实时化、可视化、精细化,促进农业信息化与现代化融合。同步建立“气象+农情”预警机制,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确保粮食作物稳产丰产。

  行良制,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深化全链条节约粮食行动。韩波、郑雅升等一批本土农机制造新农人不断涌现,带领沙湾农机制造走出国门。严格执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引导粮食加工企业与种粮户签订订单,明确收购价格、质量标准等,降低市场风险,形成优粮优价机制。截至目前,19家粮食收购企业已腾出8.3万吨空仓容,发放夏粮收购信贷资金3.05亿元,确保售粮农民“粮出手、钱到手”,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同时,及时足额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严格落实小麦种植补贴等稳粮扶粮政策,保障群众种粮收益。聚焦重点产品和重点场所,持续在健全工作机制、加强日常监督、公共机构引领、宣传引导等方面下功夫,深入推动各行业、各环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把节粮减损作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形成从政策制度、餐饮行业、单位食堂、厨余垃圾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全链条推动粮食和食物节约,厉行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编辑:袁晶】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