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乡村振兴“引力”足!阿克铁热克村引来“归雁就业潮”

乡村振兴“引力”足!阿克铁热克村引来“归雁就业潮”

2025-07-15 15:57:54 来源:特克斯县融媒体中心

  曾几何时,特克斯县乔拉克铁热克镇阿克铁热克村的许多村民认为,要过上好日子就必须背井离乡,前往大城市打拼。如今,作为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村,这里凭借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让越来越多村民选择回乡创业就业,更吸引外来人员务工,昔日“外出潮” 变为如今“归雁潮”。

image

  过去的阿克铁热克村,村民多以种植小麦、油葵和黄豆等传统农作物为主,收入微薄,277名劳动力不得不外出务工谋生。转折始于村党支部的产业结构调整决策,村里坚持 “支部引路、党员带头、群众响应”原则,大力发展林果种植,逐步走出“特色产业兴村”之路。

  如今全村林果栽培面积达3500亩,涵盖苹果、树上干杏、西梅等品种,形成“春季修枝、夏季管护、秋季采摘”的“三季就业”模式,直接带动650人灵活就业。通过2家合作社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收购销售,果品溢价率达30%,社员户均年增收超3万元,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 “四季有活干、全年有钱赚”。

  村民毛怀国说:“我家今年有10吨吊干杏成熟,昨天我们家就雇了10位邻村群众来采摘。”

  阿克铁热克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将苹果花节、田园采摘体验、地道农家饭庄、特色农家民宿等元素串联起来,构建起完整产业链。随着乡村旅游蓬勃兴起,越来越多年轻人被吸引返乡创业,精心打造出一批高端精品民宿,让游客既能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更能记得住乡愁。

  目前,村内已有37家民宿(其中19家由返乡创业者经营),5家农家乐和2家酒店,直接带动85人就业。村民陈玥茗此前常年在乌鲁木齐市打工,2019年看到家乡旅游业发展态势后,毅然返乡开办民宿,成为村里民宿业的领头人。同时,她还无偿为村里的苹果设计包装,精心打造“果老爷”品牌,为家乡建设注入新活力。

  陈玥茗说:“当时看中这里的地理与环境优势,投资近 500万元打造了这家小院。回来后,我带动村民一起发展民宿产业,大家把闲置院子按民宿标准改建,既多了一份产业,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每家约有三四人实现就业。”

  产业的红火让阿克铁热克村从“劳动力输出村”变为“就业吸附地”。作为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村里已实现强弱电改造、人居环境整治、污水处理全覆盖,并通过技能培训、科技下乡等举措,吸引周边群众前来务工。

  截至2024年底,全村就地就业人数达265人,较外出务工鼎盛时期实现根本性逆转;村民人均收入从17500元跃升至37082元,村集体就业收入较2023年提升25%。

  村委会主任朱江峰介绍:“通过产业调整,越来越多人来到阿克铁热克村就业。我们通过技能培训、科技下乡等多种方式,让更多老百姓参与到乡村建设中。依托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引领,村里强弱电、人居环境、污水处理等均实现全覆盖,吸引了更多人前来创业,带动周边群众来村务工。”

  如今的“苹果村”已是全国生态文化村,村民从“外出淘金”到“家门口吸金”的转变,印证了乡村振兴的强大活力。下一步,村里将加强林果技能培训和民宿规范化管理,吸引更多返乡青年参与;规划建设冷链设施实现反季节销售,持续壮大村民收益,让这座示范村成为更多人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朱江峰说:“下一步,我们将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尤其是加强林果技能培训,让更多群众提高田间管理能力,广泛参与林果业发展;同时加强民宿管理与运行规范,吸引更多返乡青年投身民宿产业,让更多群众共享产业红利。此外,我们将吸引客商投资建设冷链场所,实现产品反季节销售,进一步壮大村民收益。结合村党支部的带头作用,鼓励更多青年创业,让家乡愈发美丽。”

【编辑:宋欣】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