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若羌镇:延时服务绘就民生幸福新图景

若羌镇:延时服务绘就民生幸福新图景

2025-07-15 16:43:57 来源:中新网新疆

  随着夜幕降临,若羌镇文化社区的健身房却依旧灯火通明,喜爱健身的居民下班之后陆续赶来,用运动和汗水拥抱健康,点燃生活的激情。清晨养老服务中心里热粥飘香,棋牌室中笑语盈盈……这一幕幕温馨场景,是文化社区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推行延时服务法的生动实践。近年来社区紧扣群众八小时外需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谋划服务,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落实举措,让基层治理的温度直抵民心。

  健身房里的延时岗 让健康服务不断档

  “以前想锻炼,但总遇时间差,现在社区健身房延长到晚上10点30分,真是把服务做到了咱心坎上!”居民吴老五的感慨,道出了八小时外健身族的共同心声。针对上班族白天没空练、晚上没处去的痛点,文化社区党支部锚定群众需求坐标,打出错时值守+专业指导组合拳。每日20时至22时30分,安排社区干部化身健身管家,既负责场地安全巡查、器材维护,又提供科学锻炼建议,用绣花功夫破解服务难题,让居民实现随到随练。如今健身房日均接待量较以往增长3倍,从闲置空间变为活力驿站,彰显着为民服务没有休止符的治理理念。

  养老服务的暖心线 让银发生活更有质感

  清晨,文化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早餐区已暖意融融。77岁的独居老人玛依斯姆罕·吾斯曼端着温热的杂粮粥说:社区知道咱老人觉少,特意分别把早餐和晚餐时间提前和延迟一小时,这细节里藏着真感情!聚焦老年人生活规律,社区将养老服务中心服务时间向前延、往后拓,早餐从9时00分提前至8时00分,推出软食套餐和低糖餐点等定制化服务;棋牌室开放至20时,配备放大镜、应急药品等贴心装备,让老人们在棋局对弈中乐享晚年。

  文化阵地的共享圈 让多元需求得到满足

  早上十一点,社区开启了红领巾小课堂,小孩子绘画班里,孩子们握着彩笔在画纸上尽情挥洒;舞蹈班里小身影们跟着节奏伸展、跳跃,灵动的脚步踏响欢快的节拍,每个人都活力四射,脸上洋溢着投入的笑容;辅导作业班里则安静许多,孩子们低头认真演算、书写,遇到难题时会小声讨论,互相提醒解题思路,整个教室都透着一丝不苟的专注劲儿。

  晚上八点,社区开启了舞蹈小课堂,孩子们跟着老师的节奏,翩翩起舞;社区读书室里书香氤氲,小朋友们围读绘本,老人翻阅报刊,偶尔抬头加入小朋友们的闲聊,书页翻动声、细碎的笑语声交织在一起,满是温馨鲜活的气息。整个社区就像一个热闹的大家庭,处处都透着蓬勃的生机;每日10时至22时开放,真正实现空间不闲置、服务不打烊。以前下班想带娃看书,社区早就关门了。现在开放到22点,吃完饭来充充电,成了全家的习惯!居民张秋燕的话道出许多人的心声。同时,社区开启了共享管家服务,为解决职工孩子接送难问题,社区每日20点,派干部前去县一小接送孩子至图书馆,苏麦亚的家长说:“之前每天下班都得火急火燎往学校赶,生怕晚了孩子没人接,遇到加班更是愁得不行,要么托邻居帮忙,要么只能让孩子在门卫室等好久,现在有了社区的共享管家,到点就有人稳稳当当地把孩子接到图书馆,我们上班心里也踏实,真是解决了大难题!”

  社区以激活一池水的思路,推动文化资源共享暨延长阅览室、书法室等阵地开放时间,周末推出亲子延时课堂,由干部马国强担任授课员,开设手工、绘画课程。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群众八小时外生活,更让党群服务阵地成为凝聚人心的红色磁场。

  民生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若羌镇文化社区党支部始终以百姓心为心,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将任务书转化为成绩单。下一步,文化社区将继续聚焦群众新期待,新增夜间家电维修、儿童托管等服务,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用久久为功、持续用力的韧劲优服务,让延时服务成为基层治理的暖心品牌,在细微处书写人民至上的时代答卷。(李庞飞)

【编辑:赵雅敏】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