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实干争先 向“新”而行 | 塔城地区沙湾市: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实干争先 向“新”而行 | 塔城地区沙湾市: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2025-07-15 17:27:22 来源:中新网新疆

  中新网新疆新闻7月15日电(特来克 钱欣瑶 胥金香)今年以来,塔城地区沙湾市小拐农业开发区通过推广微小流量滴灌系统、可降解地膜、生物有机肥等,不断提升农业生产产量和效率,让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眼下,正值棉花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记者在小拐农业开发区看到,连片的棉田整齐划一,长势喜人。许伟成是小拐农业开发区的种植大户,今年他在种棉花的过程中,全面采用了微小流量滴灌、智能电磁阀等新技术,不仅实现了节本增效,还显著降低了劳动强度。

  “今年种了1000亩棉花,用了微小流量滴灌技术以后节水效果很明显,出水桩由以前的100多个减少到现在的25个。用工强度也明显降低了,去年我总共雇用了四个工人,今年就用了两个。因为有电磁智能阀开关阀门、调整压力、调节肥料都可以通过手机来操作,非常方便。”许伟成说。

  沙湾市天忠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程文忠告诉记者:“这套滴灌系统用的0.75毫米的小流量滴灌带,不需要手动开关阀,可以实现全程自动化。可以节约用水30%~50%,节约用工70%~90%。”

  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今年小拐农业开发区还大力推广可降解地膜和生物有机肥应用。今年可降解地膜使用面积达6000亩,有机肥施用面超过10万亩。

  “我今年使用了2400多亩地的降解膜。在使用过程中,除草、保湿、保墒的效果都非常好。往年这个普通地膜在秋收以后需要残膜回收,通过今年使用降解膜以后,今年秋天就不需要残膜回收了。它在90天以后开始降解,棉花采收完以后,降解也差不多了,给我们保护土壤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减少了白色污染。”沙湾市疆益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江说。

  目前,沙湾市小拐农业开发区已基本形成集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科技化和生态化于一体的现代化种植模式,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5%以上。

  “通过这些先进的技术的使用,既保护了环境,也节约了种植户的管理成本,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我们以后要更加大力地推广这些先进的技术,让新质生产力赋能我们开发区20多万亩土地,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沙湾市小拐农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杨斌表示。

【编辑:袁晶】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