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哈密伊吾县:科技叩开“天河水舱” 无人机人影作业绘就新绿

哈密伊吾县:科技叩开“天河水舱” 无人机人影作业绘就新绿

2025-07-16 15:51:14 来源:中新网新疆

  七月骄阳炙烤着东天山北麓的戈壁滩,热浪扭曲了地平线,空气干燥得仿佛能摩擦出火花,脚下土地的裂痕无声诉说着焦渴。然而,就在这片干涸的土地上,一场人类向苍穹“借水”的科学实践正悄然上演——伊吾县气象局人工增雨作业现场。

  7月12日上午11时,一片有望催化的云系缓缓移入预定空域。伊吾县气象局外聘专家张正耀和同事们在盐池镇幻彩湖旁已在选定的阵地严阵以待,作业现场简洁而高效,开阔的平地上铺设着简易跑道。数名身着工装的技术人员围绕着一架翼展数米、线条流畅的白色无人机进行着有条不紊的起飞前最后准备。机翼下方清晰可见装载整齐的银色催化烟条。

  “目前伊吾县域整个上空都被云系覆盖着,云层厚度适宜,高度在2千米左右,相对湿度也适合作业条件,催化条件成熟,可以开始作业了。”随着伊吾县气象局工作人员打来电话,张正耀紧盯气象信息,电脑屏幕上跃动着气象部门实时推送的作业空域精细化云层结构、水汽含量和风向风速数据,“目标区域云层发展正当时,请求按计划实施第一架次作业!”

  命令下达,发动机低沉而有力的嗡鸣瞬间打破戈壁的沉寂。在操作员娴熟精准的遥控下,FHW-60无人机如离弦之箭滑过跑道,轻盈跃入泛着鱼肚白的天空,旋即调整姿态,向着目标积云区旋转攀升、精准突入。目送无人机化作天际的一个银点,监控画面上,无人机正按照预定高度和航线平稳飞行,逐步进入最佳催化高度层!

  随着地面的操作,无人机腹下携带的烟条开始启动,碘化银烟剂在高空特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以无污染的方式,持续、均匀地弥散在目标云体的核心过冷水区域,成为激发降水形成的“凝结核”。第一架次约一小时的飞行后,无人机优雅地穿出云层返航。机务人员迅速上前对设备进行检测、维护,更换新烟条,动作敏捷熟练。

  “今天天气条件允许,我们将不间断作业4个架次,总作业时间预计8个小时,飞行作业覆盖面可以达到50平方公里,争取最大催化效率。”张正耀表示。技术的力量在天地间悄然传递,催化剂的播撒仿佛启动了天河的阀门。约半个小时后,作业区域及下风方向迎来了久违的凉意,伴随着湿润的风悄然拂过旷野,先是稀疏的雨点,试探般敲打着滚烫的砂石,随即雨丝渐密,连成了线,淅淅沥沥地浸润着这片焦渴的大地。雨水落在灼热的戈壁上,蒸腾起带着土腥味的薄雾,这是科技馈赠给旱地的甘霖。

  “以前望云兴叹,如今靠科技‘追云’!”伊吾县气象局台长排日扎提·买买提告诉记者,“通过雷达可以精准定位可作业的云系,无人机可以根据这个雷达‘定位’精准播撒催化剂。每一克碘化银的位置、用量,都由科学计算确定。”“相比传统的火箭发射,FHW-60无人机具备长时间滞空、机动精准、穿云入层稳定、安全系数高等突出优势。”张正耀表示“FHW-60无人机能在最有效的催化高度长时间盘旋作业,单次携带8根烟条进行催化,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催化剂的投放精度。科学的决策是核心,利用综合监测预报数据选定最合适的作业窗口,基于对云体三维结构的‘数字地图’,为无人机制定最优飞行路径和催化点,才能达到最佳的降水效果。”

  据了解,伊吾县累计使用无人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32个架次,播撒烟条数量超200枚,作业范围主要在东天山以北,盐池镇幻彩湖以东区域,根据相关测算,今年伊吾县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后增水量比以往同期增长数倍,有效地助力了县域生态平衡和农业发展。

  暮色轻拢戈壁,完成使命的无人机安静停驻。那曾在云端精耕细作的银翼,不仅犁开了丰水云层的通道,更在广袤的戈壁之上,勾勒出一幅“向科技要水、以智慧润泽”的生动画卷。从一次次的精准升空,到烟条在云中的科学部署,从监测数据的毫厘计算,到作业区域的显著增水。在伊吾,人影作业已不再仅仅是解渴抗旱的技术手段,它已成为驱动生态向好、农业丰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密钥”,谱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崭新诗篇。(刘亚辉)

【编辑:程勇】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