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殖“致富鹅” 奏响叶城县乡村振兴曲
为提升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叶城县依提木孔镇萨依栏杆村巧妙利用资源,将目光聚焦“鹅经济”,打造大鹅养殖基地,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积极探索生态养殖新路径,带动村民实现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4日,来到位于依提木孔镇萨依栏杆村养鹅基地,在宽敞的养殖区内,800多只大鹅悠闲地穿梭林间,啄食杂草,勾勒出一幅“林鹅共生”的生态画卷。萨依栏杆村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探索“林下养鹅”生态循环农业模式。鹅群以林间杂草、昆虫为食,辅以适量的本地蔬菜、玉米粒,其粪便又反过来滋养林木,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绿色生态链。为确保养殖质量,村集体聘请村民努尔丁·库都斯负责日常饲养管理,包括喂料、清洁和防疫等工作,既解决了就业问题,又保障了养殖专业性。此外,村集体还定期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前来指导养鹅技术,不断提升养殖水平。

饲养员在喂鹅。叶城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布热比·艾买尔 摄
努尔丁·库都斯表示:“以前在外打工顾不上家,现在村里给我安排了这份工作,既能照顾家庭,每月还有稳定收入。除了偶尔有顾客来买鹅,我们也会联系批发商家供货,我在这儿,边赚钱边学养鹅技术,以后自己也能养,多增加些收入。”
鹅肉在市场深受欢迎,常有顾客前来采购,部分村民也积极参与购买。萨依栏杆村通过林下养鹅产业的发展,村集体将带领村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力量。据了解,村集体将养殖收益纳入年底分红机制,确保全体村民共享发展成果。

鹅在集体进食。叶城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布热比·艾买尔 摄
叶城县依提木孔镇萨依栏杆村党支部书记买买提·吐尔逊表示:“鹅群啄食杂草能减少林地管理成本,鹅粪滋养土壤又能促进林木生长,真正实现了‘一地双收’。接下来,我们计划把养殖规模扩大到5000只,同时延伸产业链条,发展鹅苗销售业务。‘林+鹅’模式让我们找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平衡点,下一步,我们会带动更多村民参与进来,把鹅产业打造成特色强产业。”
来源:叶城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布热比·艾买尔 张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