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专家助力伊宁市实现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技术“零的突破”
近日,在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援疆专家雍玮主任的指导下,伊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首次在突发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置中成功开展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及蛋白检测,并在可疑食物样本中精准检出肠毒素SEA血清型。这一技术的突破,为伊宁市食物中毒突发事件的快速应急检测和科学判定提供了“一锤定音”的技术支撑,标志着当地公共卫生应急检测能力迈上新台阶。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发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其分泌的肠毒素是导致中毒症状的关键毒力因子,也是国际公认的判定食物中毒的“金标准”。然而,传统检测方法如双向琼脂糖凝胶扩散法操作复杂、耗时长,且对实验人员技术要求极高,制约了基层实验室的快速响应能力。如何高效、精准地确认可疑食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否为产毒菌株,一直是伊宁市疾控中心实验室面临的难题。
南京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科援疆专家雍玮主任了解了伊宁市检测技术瓶颈后,引入国际先进的多重实时荧光PCR(RT-PCR)技术,指导实验室开展针对五种肠毒素基因(sea、seb、sec、sed、see)的快速检测。该技术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直观呈现结果,无需依赖繁琐的凝胶电泳分析。首次应用即成功在可疑食物样本中检出肠毒素基因sea阳性。为进一步验证结果,雍玮主任带领团队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ELISA技术对肠毒素蛋白进行检测,最终确认样本中存在SEA型肠毒素蛋白,为本次食物中毒事件的病原学判定提供了确凿证据。
此次检测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实现了伊宁市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从无到有”的突破,更显著提升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精准处置效率。该技术的常态化应用将大幅缩短食物中毒事件的溯源时间,为后续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救治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筑牢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防线。(通讯员 李菊萍 周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