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学与新疆尉犁县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

校地联袂育团结 石榴同心谱新篇——云南民族大学与新疆尉犁县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
7月15日,云南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在新疆尉犁县达西村村委会二楼会议室正式挂牌成立。此次挂牌仪式标志着尉犁县与云南民族大学在校地合作、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为达西村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挂牌仪式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社会工作部部长李倩雯主持。云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赫诗锦、兴平镇党委书记党爱玲、县教科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谢乔木等领导参加了仪式。
赫诗锦副书记在致辞中指出,此次共建是高校服务国家战略、深化民族团结教育的创新实践。达西村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以“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生动实践,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典范。基地的建立将充分发挥高校智力资源优势,通过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人才培养,为尉犁县民族团结工作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在座谈交流环节,云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赫诗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副院长杨文顺、兴平镇党委书记党爱玲、县教科局党组书记谢乔木等,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展开深入研讨。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教育实践基地是深化校地合作、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发挥基地在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实践育人等方面的功能,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双方表示,将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样板,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服务边疆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来自尉犁县的维吾尔族教师阿丽努尔·阿力木动情地讲述道:“通过努力学习,我有幸考上了云南民族大学,毕业后成为云南民族大学的一名教师。能够亲身参与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我感到无比自豪。我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达西村的民族团结故事讲给更多学生听,引导他们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校园里绽放得更加绚丽。”
在毕业生回访座谈中,毕业生代表们分享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现状,表达了对母校培养的感激之情,并表示将继续在教育岗位上为民族团结和教育事业贡献力量。云南民族大学毕业生、尉犁县第一中学教师郑会杰说道:“在云南民族大学求学期间,‘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理念深深植根在我的心中。如今站在讲台上,我始终将这份理念传递给学生们,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活动等多种形式,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未来,我将继续立足本职岗位,为尉犁县教育事业和民族团结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庄重而热烈的氛围中,云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赫诗锦与尉犁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社会工作部部长李倩雯共同为云南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揭牌。这一揭牌不仅是对达西村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充分肯定,更是校地携手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新起点,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服务边疆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次挂牌仪式和座谈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深化了云南民族大学与尉犁县的合作,也为达西村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了新的动力。尉犁县将以教育实践基地为重要平台,全面深化与云南民族大学的合作机制,充分发挥本地资源禀赋优势,以基地建设为抓手,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尉犁特色的民族团结教育品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尉犁力量。
信息来源:尉犁县零距离 温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