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优先哈密巴里坤机场成为高原绿色机场
哈密巴里坤机场位于海拔1730米的高原冻土带上,年平均气温仅1摄氏度,从2023年3月17日动工建设到2025年4月18日通过竣工验收,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这一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更令人惊叹的是,在如此紧迫的工期和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机场建设者们不仅确保了工程质量,更兑现了“来时青,去时绿”的生态承诺,让这座高原机场成为绿色发展的典范。
哈密巴里坤机场靠近三塘湖-淖毛湖风区,八级以上大风天数占全年三分之一,最大风力可达十级;高原冻土带的特殊地质条件要求跑道平整度误差不超过3毫米;而每年适合混凝土施工的时间仅有五个月。面对这些困难,建设者们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创造了惊人的建设速度。
更为可贵的是,机场建设者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表率。巴里坤草原是国家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区,工程建设需要取土,但建设者们创新采用“挖填方平衡”的设计方案,实现了“自产自销”的施工模式,避免了外取土和弃土对环境的影响。
哈密巴里坤大河机场的建成投用,不仅将极大改善当地交通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更树立了高原绿色机场建设的标杆。这座机场拥有3000米长、45米宽的跑道,4000平方米的航站楼,6300平方米的停车场和五个自滑式机位,各项设施一应俱全。从今年7月起,进行了三次校飞和一次试飞,试验结果显示:机场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这种“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思路,既满足了当前需求,又为未来发展留足了空间。
哈密巴里坤机场的建设实践告诉我们,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非不可兼得。通过科学规划、技术创新和严格管理,完全可以在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这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义。(罗洁 张旭辉 杨宏建 郭子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