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南工大实践团走进新疆乌鲁木齐老兵记忆馆

南工大实践团走进新疆乌鲁木齐老兵记忆馆

2025-07-18 19:16:05 来源:中新网新疆

  中新网新疆新闻7月18日电(吴玉珍 穆拉迪力·图拉洪)7月14日,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天山匠心·同韵共学”民族团结实践团来到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八一街道古城北社区的老兵公益时光记忆馆(老兵故事馆/非遗陈列馆),开启了一场探寻新疆非遗技艺传承实践、感受红色文化与老兵故事深厚内涵的暑期调研之旅。

  沉浸研学:触摸非遗魅力

  当日上午,在老兵公益记忆馆(非遗陈列馆)馆长许国平的陪同下,实践团成员开启研学。这座总面积200余平方米的场馆内,三大主题展区陈列着万余件老物件。实践团成员近距离察看剪纸等非遗技艺展品,许国平馆长详细讲解各技艺的历史脉络及制作工艺,让大家直观感受到新疆非遗的魅力。

  从第一代兵团人用过的坎土曼、老式算盘,到新中国第一代女拖拉机手金茂芳的手印模具,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屯垦戍边的历史记忆。在农耕农具展区,学生们亲手体验传统扁担挑水、石磨碾谷等传统劳作。团队成员古丽米热·艾山同学轻声感叹:“原来课本里的‘艰苦奋斗’是这样具象化的。”而记忆馆特别设置的“行走的记忆馆”展区中,部分可移动展品正通过社区巡展走进寻常百姓家,团队成员吴玉珍同学边记录边说道:“这种活态传承方式,让历史真正‘活’了起来。”

  走进馆内的红色藏品(国防教育)展区,4千件红色藏品令人震撼。既有承载历史记忆的老物件,也有记录抗战老兵、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兵等先辈奋斗历程的史料。通过参观,成员们了解到,老兵公益时光记忆馆以“铭记历史、传承老兵精神”为宗旨,通过展示老兵亲历故事、实物藏品,生动再现老兵的奉献与坚守,成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精神的重要阵地。

  跨科对话:碰撞创新传承火花

  研学过程中,双方达成了多项重要共识。一是期待后期共建“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承”课题,如利用VR技术还原老兵口述史场景;二是为开发“非遗技艺+现代设计”文创产品做前期可研,为推出都塔尔乐器模型、剪纸书签等做好基础调研;三是初步提议设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合理化建议,定期组织跨省研学交流。“我们正在尝试用AI技术保存非遗技艺流程。”团队内,所学人工智能专业的穆拉迪力·图拉洪同学阐述着自己的想法,“比如都塔尔的制作,从选材到雕刻的23道工序都能通过数字技术永久留存。”这种科技赋能传统文化的思路,与记忆馆正在推进的数字化存档项目不谋而合。

  双向滋养:感悟精神担当力量

  午后,研学团队围绕老兵精神与青年担当展开交流。团队成员代表刘笑雪在总结发言时感慨:“在参观过程中,那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老物件,让我们深刻感受到老一辈的付出与奉献。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要担当起时代赋予的责任。”

  团队负责人吴艺峰也表示:“此次调研让团队真切体会到非遗活态传承与红色文化传播在凝聚人心、促进民族团结中的重要作用。下一步,团队将系统梳理调研成果,以青春力量助力新疆非遗与红色故事的传播。”

  深度专访:探寻记忆馆发展之路

  在乌鲁木齐市团委、青志协的安排下,实践团对八一街道古城北社区党总支书记马岚与老兵公益时光记忆馆馆长许国平进行了专访。马岚书记表示,社区始终将推动非遗传承与记忆馆建设作为重要工作,通过协调爱心单位及社区场地缓解馆内空间压力,联动街道、文旅等部门资源助力馆社共建,为非遗活动开展、红色文化传播提供保障。许国平馆长则介绍,馆内聚焦剪纸、传统面塑等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非遗项目,通过日常技艺体验、节日特色活动等推动活态传承,同时将非遗与红色教育深度融合,针对学生、居民、企事业单位人员设计差异化活动,如学生“红色研学之旅”、居民“红色记忆分享会”等,以文化传承促进民族团结。

  据了解,老兵公益时光记忆馆由退役军人许国平历时9年筹建。自2024年7月31日正式开放以来,馆内设民俗文化(农耕农具)非遗技艺、红色藏品三大展区,收藏有金茂芳手印、兵团老报纸等珍贵文物。2025年起,该馆通过“行走的城市记忆馆”志愿服务项目,已将300余件展品送入社区、学校展出,惠及群众超2万人次。

【编辑:袁晶】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