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石化包斌洋:催化装置里的成长答卷
中新网新疆新闻7月18日电(刘艺璇)在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炼油一部催化装置,被同事称为“装置活流程”的90后技术骨干包斌洋,用五年时间完成了从“跟着师傅查流程”到“带着团队攻难关”的蜕变。他用实干担当诠释着新时代石油青年的责任与使命,在建设基业长青世界一流特色精品炼厂的征程上绽放着青春芳华。

扎根一线,从新手到骨干
2019年刚入厂时,面对催化装置复杂的设备和工艺流程,包斌洋曾一度手足无措。大学课本上的知识难以串联成完整的体系,碎片化的信息让他在实际操作中屡屡碰壁。
包斌洋说,他幸运,班组里的师傅们对他特别照顾。在师傅们的悉心指导下,包斌洋开始系统学习装置催化剂流态化知识,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他逐渐了解了催化剂流化对装置平稳运行的重要影响。
为夯实基础,包斌洋付出了超常的努力。白天,他在车间跟着师傅学操作,向老员工请教;晚上,在宿舍挑灯夜战,复习整理知识,将碎片化信息串联起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制定严格学习计划,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培训和考试,提升专业技能。两年不懈努力后,他通过全岗考试,成为能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专业是最大的底气。”他明白,唯有厚积薄发,才能在面对各种挑战时从容不迫。于是,他将装置不同工况下的流化参数、历史异常数据做成对比表格反复研究,利用休息时间查阅国内外相关论文,将理论与现场设备对应理解,力求融会贯通。
无论何时在装置现场,常能看到他独自查参数、对曲线的身影。他研究数据变化,分析原因,调整思路方法,遇到难题不再依赖师傅,而是独立思考,通过查资料、做模拟实验等方式寻找解决方案。
勇挑重担,创新结硕果
机会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2022年,刚担任装置工艺技术员的包斌洋迎来了真正的考验。
由于装置检修后,再生斜管更换,松动点布置及介质流量变化等,导致开工后反应温度波动大,极易造成催化剂流化不畅,影响了装置正常运行。
在车间党支部书记张华东的指导下,包斌洋结合自己积累的催化剂流态化知识,迅速投入到问题解决中。他通过精细调整松动点孔板孔径,控制松动介质流量,密切监控温度与压降波动曲线,成功稳定了关键参数,确保了装置开工初期的稳定运行。
“那些啃过的理论,终于找到了落地的支点。”他感慨道。
这次实战后,包斌洋并未止步。“每一次实践都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他系统梳理调整过程的各个环节,反复琢磨每一个细节。
通过深入思考与实践总结,他和团队逐渐构建起一套融合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独特理论体系,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清晰思路与有效方法。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催化裂化装置催化剂流态量化识别技术及应用。
凭借这一成果,他荣获2023-2024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工优秀创新成果关键核心技术创造性优秀创新成果奖,以及2024-2025公司级科技进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