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红柳固沙大芸增收 墨玉县防沙种植面积已达8万余亩

红柳固沙大芸增收 墨玉县防沙种植面积已达8万余亩

2025-07-20 15:25:46 来源:中新网新疆

  7月17日,墨玉县喀瓦克乡巴什喀瓦克村的戈壁滩上一片繁忙,村民们正俯身穿梭在红柳丛中,娴熟地为红柳嫁接大芸。这项预计5—7天完成的工作,不仅是该村巩固防沙治沙成果的具体行动,更折射出墨玉县在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推进中的创新实践。

村民们娴熟地为红柳嫁接大芸。村民们娴熟地为红柳嫁接大芸。

  近年来,墨玉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在防沙治沙工作中探索出“治沙先固沙、固沙促增收”的路径。巴什喀瓦克村的实践正是这一路径的生动缩影。今年1月,该村在喀瓦克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集中开垦560亩沙地,通过“村集体+致富带头人”模式承包给8名致富带头人,既盘活了闲置沙地资源,又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源头活水。3月,460亩红柳迎着风沙扎根沙地,6月验收时成活率高达95%。如今,村民们趁着墒情正好为红柳嫁接大芸,曾经风起沙扬的戈壁滩,正蜕变为“生态护家、产业富民”的希望田,其中种植大户莫敏·麦提努日一人就承包了150亩,成为村里“治沙增收”的排头兵。

沙地种植红柳长势良好。沙地种植红柳长势良好。

  “以前这片地刮大风时,眼睛都睁不开,谁能想到现在能变成聚宝盆,我承包这150亩地时就盘算着,红柳能固沙,大芸能挣钱,这是给子孙后代留绿,也是给自己挣好日子。你看这红柳成活率多高,明年光大芸种子和鲜品算下来,收成应该也会很好,这日子是越过越有奔头了!”正在嫁接大芸的莫敏·麦提努日兴奋地说。

  大芸作为寄生在红柳根部的名贵中药材,市场需求稳定。巴什喀瓦克村此次嫁接的大芸,预计来年5月可收获种子,每亩产量约2公斤,市场价格600至1200元/公斤;同年10月可开挖大芸,每亩产量约2吨,市场价格4至8元/公斤。

  “红柳固沙、大芸增收的模式,让生态保护有了经济支撑,也让村民参与治沙的积极性更高了。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广红柳+大芸种植经验,同步做好技术培训、后期管护和市场对接,让更多沙漠变绿洲、绿洲变金山,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巴什喀瓦克村第一书记帕米尔·艾尔肯说。

“红柳+大芸”实现生态与经济双收益。3a“红柳+大芸”实现生态与经济双收益。

  近年来,墨玉县逐步扩大“红柳+大芸”等特色种植规模,坚持“群众为主体、产业为支撑”的治理模式,累计为7200余户群众分配13.87万亩沙化土地,投入2.8亿元完善道路、电路、水井等基础设施,让群众变成治沙参与者。如今,全县完成防沙种植8万余亩,红枣、沙棘、大芸等沙产业渐成规模化,既筑牢了防风固沙的生态屏障,更构建起可持续的乡村增收产业链。(日孜完古丽·买吐地)

【编辑:程勇】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