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原油评价技术协作组第十二届技术交流会在克石化召开
中新网新疆新闻7月21电(秦红艳 刘子楠 苏珍)7月16日至17日,新疆原油评价技术协作组第十二届技术交流会在克拉玛依石化公司召开。来自新疆油田公司、独山子石化、乌鲁木齐石化、石油化工研究院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和技术骨干共40余人参会。
在为期一天半的会议中,与会代表围绕“高效利用原油资源”主题,通过专题报告、技术研讨和现场参观等形式展开交流。

新疆油田公司首席专家孙新革以《新疆原油资源、原油开发现状和前景》为题,系统分析了准噶尔盆地与塔里木盆地的原油特性差异及其对加工工艺的影响,为区域原油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与会者清晰描绘了新疆区域原油资源的家底、开发现状及未来发展蓝图。
石油化工研究院技术专家王艳斌聚焦行业共性难题,详细解读《石化快速分析技术中多元校正相关标准介绍》,其团队建立的标准化分析方法为解决评价周期长、结果互认难等问题提供了有效路径。
克拉玛依石化公司企业首席专家甄新平则以风城超稠油为案例,深入剖析了风城超稠油的性质特点及公司后续工艺方案的研究进展,展示了扎实的研究功底和工艺突破潜力,为高黏度原油高效转化提供了技术方案。
会议还精心安排了十场高水平的专题报告,内容紧扣“高效利用原油资源”主题,直击行业热点难点。独山子石化展示了原油快评数据在资源替代决策中的应用价值;乌鲁木齐石化介绍了北疆原油评价数据库的建设进展;克拉玛依石化分享了GC/MS技术在原油评价体系中的创新应用及原油掺炼对润滑油基础油性能的影响规律;乌鲁木齐石化分析了东疆原油性质波动对生产装置的潜在影响;独山子石化顾涛探讨了常减压渣油结焦机理研究;富岛科技演示了近红外油品快速检测技术。
这些报告从资源评价、工艺优化、风险防控到产品开发,全面覆盖了原油加工产业链的关键技术环节。每一场报告都引发了与会代表的浓厚兴趣和热烈讨论,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迸发。
据了解,新疆原油评价技术协作组由克拉玛依石化、独山子石化、乌鲁木齐石化三家研究院联合发起成立,这个植根于新疆沃土的行业技术交流平台,始终坚持“轮流主办、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宗旨,每两年举办一次技术交流会,已成为推动新疆原油资源高效评价与利用的重要力量。
下一步,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新形势下,协作组将持续推进三项重点任务,即建立全疆原油性质动态数据库支撑精准加工,推动快速分析标准在企业间互认互通,联合研发高端特色产品响应“减油增特”战略。在能源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协作组将通过持续的技术交流与协同创新,为新疆建设国家能源战略基地筑牢技术根基。
会议期间,代表们还实地参观了克石化展厅及生产装置,详细了解企业发展历程和特色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