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公司:电力赋能智慧农业新样板
中新网新疆新闻7月21电(祁世柱)7月21日,国网昌吉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郭玉娟、何金霞正检查馆内的电动卷帘、温控系统及水肥一体机等设备用电安全,并对相关供电线路和设备开展特巡,确保智慧农业科技馆“活体蔬菜”种植电力稳定。
在昌吉农高区农博园核心区域,一座充满科幻色彩的智慧农业科技馆正以“农业科技新地标”的姿态吸引全疆目光。这座以“活体蔬菜”培育为核心的现代化展馆,凭借无土栽培、立体分层种植等前沿技术,不仅突破了传统农业的土地限制,更在电力护航下成为智慧农业的示范样板。
步入智慧农业科技馆,垂直立体的种植架层层叠叠延伸至穹顶,水培管道中嫩绿的蔬菜根系在营养液中舒展,智能补光灯模拟的“阳光”均匀洒落。色彩斑斓的水果西红柿点缀绿意盎然的枝叶,游客们拿着剪刀细心挑选着成熟果实,游客在观赏的同时体验科技带来的新变化。
“我们采用潮汐式灌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所有设备的精准运行都依赖稳定电力。”展馆负责人闫冀介绍,馆内布设的300余组智能传感器、20套自动水肥循环系统,如同为蔬菜生长装上“智慧大脑”,而电力正是激活这一系统的“神经脉络”。
为保障这座现代农业“智慧中枢”的稳定运行,2024年4月,国网昌吉市供电公司组建了专项服务团队。技术人员每月定期对馆内配电设备、电缆线路、UPS不间断电源等开展“体检”,利用红外测温、局放检测等技术手段排查隐患;针对极端天气,提前协助安装双回路供电装置,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设备仍能正常运转。
“供电公司就像我们的‘电力管家’,去年冬季寒潮期间,他们连夜检修供暖设备线路,避免了价值百万的幼苗受冻。”展馆蔬菜区田间管理负责人徐园感慨道。
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让智慧农业科技馆的科技优势充分释放。通过立体种植技术,这里单位面积产量较传统种植提升8倍,水和肥料利用率提高90%,全年不间断供应的生菜、苦菊、油麦菜、油白菜等20余种高品质蔬菜,不仅供应本地高端市场,更成为农业科技研学的“活教材”。
“电力足则科技兴,科技兴则农业强。”国网昌吉市供电公司通过“供电+能效服务”的模式,专业化服务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装上“加速器”。近几年,昌吉市公司累计投资900余万元,为昌吉农高区农博园实施电网升级改造,8.5公里的10千伏线路得到升级改造,助力园区建成“智慧农业示范区”,让电力成为驱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电动力”。
设备昼夜运行、数据实时汇集、电力稳定供应……智慧农业科技馆内种植高度智能化、自动化,电力基础设施与农业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如今,这座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农业展馆,已吸引来自10余个国家的农业专家交流学习,每年大约能吸引50万名游客前来参观,现已成为展示新疆现代农业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