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运街镇“研学游”激活乡村新动能
近日,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与阜康市九运街镇新天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打造的“小麦科技驿站”正式揭牌,这处由农田变身的“实践课堂”,为九运街镇“行知九运”研学游品牌注入了鲜活动能。
“来,孩子们摸摸这株抗倒伏小麦的茎秆,比旁边普通品种粗多少?”新天业合作社理事长闫新虎蹲在示范田里,攥着两株麦穗给学生们对比,粗糙的手掌轻轻捏着麦秆,眼里满是自豪。“以前凭老经验种地,现在有大学教授手把手指导,不光亩产增了收,还能让娃娃们亲眼见、亲手摸,这比书本上的图画可生动多啦!”
19岁的农职大种子专业学生王媛蹲在地里,笔记本上画满了麦穗结构图,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说:“这比在实验室看标本直观一万倍,脚下的土地就是最好的课堂!”
在七运湖村棉花高产攻关田里,一株株粉色的棉桃竞相绽放,串联成一片浪漫的“粉色花海”。一架无人机掠过棉田,螺旋桨嗡嗡转动带起的风,拂过孩子们惊讶的脸庞。“看,无人机精准喷洒农药,一亩地只要十分钟!”技术员的讲解声刚落,学生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这 “科技种棉” 的新奇场景。
佰景鲜果园里,黑、黄、红各色圣女果垂在藤蔓间,像一串串彩色的玛瑙。孩子们围在田垄边,专注地看着技术人员示范疏果技巧。“圣女果要疏除病果、小果,每枝保留均匀分布的4到5个,这样剩下的果子才能长得又大又甜。” 技术人员边说边用疏果剪轻巧地剪掉多余果实,22岁的学生李萌学着样子小心翼翼操作,书本知识顷刻间转化为实操能力。
中草药种植基地里更显热闹。自治区中药民族药研究所的专家指着一株株薄荷讲解:“摸摸叶片闻闻,这清凉味就是它的药用成分。”学生们排着队轮流触摸叶片,有人掏出笔记本画下薄荷的叶脉。“以前只在牙膏里见过薄荷,现在知道它长在地里的样子了!”农职大中药学专业学生张婷的笔记本上,已记下板蓝根、一枝蒿、薄荷等药材的特征。
今年以来,九运街镇立足农业资源禀赋,主动对接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打造“行知九运”研学游精品线路。依托小麦科技驿站、棉花高产田、佰景鲜果园、中草药基地等特色载体,开发农耕体验、科技探究、药材认知等系列课程,有效推动农业资源向研学资源转化。截至目前,已接待研学团队 16 批次,300 余名师生在田野间收获知识与成长。(王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