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疏勒县:“解渴水”注入千亩胡杨林

疏勒县:“解渴水”注入千亩胡杨林

2025-07-22 17:22:50 来源:疏勒县融媒体中心

  近日,疏勒县阿拉力乡阔纳乔喀村传来喜讯,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驻村工作队多方协调下,该村国家二级保护林地——库山河流域下游的1200余亩胡杨林成功引入“解渴水”,困扰当地30余年的生态缺水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

0de50ab73ce105ddef92f8a1a0d6572

  据了解,疏勒县阿拉力乡阔纳乔喀(9)村胡杨林曾因灌溉水渠改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多年来一直处于极度缺水、生态功能退化的困境。随着引洪补水工程落地实施,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驻疏勒县阿拉力乡阔纳乔喀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协调对接县乡水利部门,抢抓时机,7月中旬,首次向胡杨林引洪补水取得成功,胡杨林靠天补水的困境终于得以改变,久经风沙的1200余亩胡杨终于喝上了“解渴水”。

  年初以来,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驻村工作队在疏勒县委、县人民政府大力支持和东营援疆工作指挥部无私援助下,同所在乡、村反复研究提出“引洪补水、一举多得”的思路,争取近300万元项目资金,在胡杨林实施消防道路、过水涵洞、护路渠、引洪渠疏通、围林打埂等新建和优化项目,同时争取疏勒县水利局将胡杨林纳入库山河流域泄洪区管理范围,每年在洪水量较大时向胡杨林引洪补水,实现生态保护与防洪减灾的双赢。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驻阿拉力乡阔纳乔喀村工作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补水工程仅是起点,后续将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前提下,科学规划林下经济产业,通过特色种养殖等模式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同时,项目建设中将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及对口援疆成果展示,把胡杨林打造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教育基地,让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同频共振。此次引洪补水工程的成功实施,标志着疏勒县在统筹生态保护与民生发展中迈出坚实步伐。通过创新水资源管理、整合多方资源,不仅让荒漠绿洲重现生机,更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疏勒县将持续探索“生态+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路径,让良好生态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书写新时代边疆治理的生态答卷。(胡尔西代姆·阿卜拉)

【编辑:宋欣】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