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毕业旅行,在阿克苏撞见满屏惊喜
7月20日,在阿瓦提县刀郎部落景区,等待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伊木然·雅科夫举着手机,记录母亲跟着景区演员学跳刀郎舞的瞬间。这个由8人组成的家庭旅行团,从和田专程驱车而来,在阿克苏游玩了四天,“来到这里,我们每天都是满满的收获。”伊木然·雅科夫说。
这个夏天,阿克苏正以自然奇观与人文底蕴的双重魅力,成为毕业生心中“诗和远方”的新地标。来自天南海北的年轻人带着毕业的雀跃奔赴而来,用脚步丈量这片土地的肌理,用镜头捕捉藏在时光里的惊喜。
在龟兹博物馆的“龟兹乐舞”展区,来自西安一所高校历史系的毕业生李哲的手机快门声响个不停。玻璃展柜里的陶俑姿态灵动,壁画上的反弹琵琶舞伎仿佛正要跃出墙面——这些在课本里见过无数次的文物,此刻正与他“对视”。李哲兴奋地转动镜头,“这才是毕业旅行该有的样子!”
来自广州的高校毕业生陈嘉欣刚走出库车王府大门,就被巷口烤包子摊的烟火勾住了脚步。她买了一个咬下一口,酥脆外皮裂开的声响里,滚烫的馅料在舌尖炸开暖意。“来到这里,我每天都收获着惊喜,我喜欢这里的一切,包括景色、美食,还有热情好客的当地人。”她开心地说。
天山托木尔景区大峡谷的观景台上,来自上海的高校毕业生周雨桐正操控无人机攀升。红褐色的山体在正午阳光里泛着金属光泽,峡谷褶皱如大地年轮般层层铺展。无人机传回的画面里,她和同学们的身影在壮阔地貌前成了灵动的点缀。她说:“一进入大峡谷,就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深深吸引,第一次见到如此令人震撼的自然景观,每一处都很出片,发到网上一定会吸粉无数。”
沙雅县塔里木湿地的胡杨林,正给来自武汉的高校毕业生上一堂生动的自然课。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院的小林踩着腐殖土,脚下传来松软的反馈,头顶的枝叶织成绿伞,阳光透过缝隙洒下碎金。“课本说胡杨是‘沙漠卫士’,可只有站在这里才懂,它们不是孤独的卫士,是连成海的勇士。”他张开双臂丈量树围,树皮的粗糙质感蹭过掌心,风过时,整片胡杨林沙沙作响,像在回应这群年轻人的惊叹。
今年夏天,地区推出“与青春同行 惠游阿克苏”毕业季活动,为毕业生送上“全链条福利”:A级景区门票优惠,住宿享打折,火车票满200元减40元,甚至美食街区的特色小吃也有毕业生专属折扣。这些实打实的支持,让年轻人能用更低成本触摸阿克苏的肌理——从博物馆的文物到老街的烟火,从峡谷的风到胡杨的叶,每一处都成了他们舍不得离开的理由。(阿克苏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吕娜 通讯员 朱芸芸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