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图什市哈拉峻乡:AI赋能+多维举措 助力技能双提升
7月21日,在哈拉峻乡欧吐拉哈拉峻村的农牧民夜校里琅琅书声与智能设备提示音交织成趣。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驻村工作队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为突破口,融合AI技术与多维帮扶举措,为乡村振兴铺就“语言+技能”双轨并行的发展快车道。
“只有摸清需求,教学才能‘对症下药’。”驻村工作队秉持这一理念,开展走访调研,收集记录农牧民学习诉求,编制涵盖日常交际、生产经营等主题的学习目录,配套阶梯式学习计划,让教学从“教什么”转向“群众需要学什么”。同时,针对村干部开展国通语学习专项培训,通过政策解读、模拟群众工作情景对话等方式提升履职能力,村主任买买提玉苏甫·艾尔比江说:“通过强化学习,现在召开村民大会时,我能更加清晰的讲解惠民政策,跟外地客商谈判也顺畅多了。”

教学创新亮点纷呈,专职教师采用“讲授+互动”模式授课,村“两委”与工作队干部组成督学小组,通过“周测试、月竞赛”巩固学习成效。AI智能教学系统更是大显身手——语音识别技术实现即时纠错,虚拟现实技术还原集市交易、医院问诊等20余个生活场景,让学习更直观生动。“欧吐拉哈拉峻村国通语微学堂”微信公众号每周推送定制课程,村民可随时随地进行“指尖学习”,“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有效破解了“学得快忘得快”的难题。更可喜的是,学习热潮已蔓延至家庭“小手拉大手”活动中,孩子们当起“家庭教师”,带动形成“全家学”的文明新风尚。
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后盾单位资源优势,构建“语言+技能”融合发展体系:一方面开展餐饮服务、手工刺绣、车辆维修等实用技能培训20场次,覆盖700余人次;另一方面建立“国通语能力—就业创业”衔接机制。目前已有500余名村民实现稳定就业,18人成功创业。村民库尔班布比·玛买提克创办的彩虹合作社刺绣厂,月均纯收入超8000元,成为带动村民增收的示范项目。
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求变”,从“突破语言关”到“掌握致富技”,欧吐拉哈拉峻村的学习热潮持续升温。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驻村工作队将继续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纽带,用科技赋能教育,用技能点亮希望,让更多村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凭借语言优势和专业技能,收获更多的幸福。(荷烺·开拉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