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犁县组织返乡大学生开展“学历史、知新疆、爱祖国”暨“铸牢”主题宣讲活动

中新网新疆新闻7月2日电(唐雪芹)为深化返乡大学生对新疆历史文化的认知,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7月22日,尉犁县委宣传部组织返乡大学生开展“学历史、知新疆、爱祖国”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活动,尉犁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刘佳主持,全县350余名返乡大学生参加活动。
宣讲中,县委党校高级讲师魏春玲以《学习新疆历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题,围绕新疆自古以来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自古以来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新疆自古以来是多宗教并存的地区等内容,对新疆的历史、文化等做了深入的解读,用理论联系实际,让返乡大学生深刻领会到新疆的重要历史地位。丝绸之路·长城文化博物馆讲解员娜迪热·吐尔逊以《穿越时空的一封家书》为题,讲述了1200多年前烽燧士兵“春景渐芳,暄和未尽,不委如何”一封未送达的家书的故事,让返乡大学生了解到古代戍边战士的思乡之情,领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阿克苏普乡宣讲员肉孜完古丽·沙地尔以《民族团结心连心 亲身力行报党恩》为题,讲述农民党员孙林与且力皮汗·沙衣提互老人一家互帮互助的感人事迹。县一小学教师阿丽米热·吾买以《赓续爱国精神 厚植青年担当》为题,讲述了一名辅警的西尔艾力·艾比勇救汉族落水者的先进事迹,让民族团结故事转化为最生动的实践。尉犁镇“石榴花开”宣讲团成员左鲁红玛尔·吐鲁洪以自身经历讲述了烤全羊和小土豆的故事,正是团结之花盛开在尉犁县的一道生动缩影。

墩阔坦乡自编自演的小品《传统与现代的“婚”彩碰撞》,用接地气的创作内容传递新时代的婚恋观,进一步引导返乡大学生自觉抵制“天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倡导移风易俗、文明新风。
尉犁县返乡大学生穆萨江·艾买尔说:“这次回到家乡参加宣讲会,最大的收获是对新疆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课本里的‘新疆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再是一句抽象的话——从汉代西域都护府的设置,到各民族共同抵御外侮的抗争史,再到如今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我真切感受到,新疆的每一步前进都离不开祖国的怀抱,各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是刻在历史里的真理。”

尉犁镇“石榴花开”宣讲团成员左鲁红玛尔·吐鲁洪说:“今天我把民族团结的故事讲给了更多的大学生听,同时,我也聆听到许多有温度有深度的故事,让我对新疆历史、民族团结也有了更深的领悟。”
随后,返乡大学生一起走进达西展览馆、尉犁县丝绸之路·长城文化博物馆参观学习,从达西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及长城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感悟家国情怀。

返乡大学生孙旭阳说:“宣讲活动系统梳理了新疆与祖国的血脉联系,彻底扫清了认知盲区。微宣讲用接地气的语言讲解民族团结的鲜活故事,那些扎根边疆的建设者、守护团结的普通人,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真实写照。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的使命,就是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下一步,尉犁县将以本次宣讲活动为契机,持续组织党员干部、“身边好人”、草根宣讲员,采取“宣讲+文艺”“宣讲+科普”等“宣讲+”形式,引导返乡大学生深化“学历史、知新疆、爱祖国”的认识,不断增进“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