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风电哈密市15万千瓦风储一体化项目首台风机吊装成功
7月22日,在中船风电哈密市15万千瓦风储一体化项目现场,随着巨型起重机吊装臂缓缓升起,首台10兆瓦风机开始吊装。这一关键节点的顺利推进,标志着该项目从基础建设阶段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高峰期,为年内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船风电哈密市15万千瓦风储一体化项目经理魏恩欢介绍,现在吊装的机型为中船海装H220 - 10MW - 120mHH,主要由机舱、轮毂、三支叶片、五节塔筒组成,机舱总重约为200吨,单个塔筒最重为102吨。
中船风电哈密市15万千瓦风储一体化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总装机容量达150兆瓦。项目规划建设15台单机容量为10兆瓦的风电机组,同时配套建设一座15兆瓦/30兆瓦时的电化学储能站及相关配套设施。其中,储能系统由6个储能单元组成,每个储能单元功率及能量为2.5兆瓦/5兆瓦时。
魏恩欢表示,项目按照装机容量的10%配置储能,时长2个小时,主要用于参与系统调峰、调频、平滑电站出力曲线、解决弃风等功能。
伊吾县风能、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是哈密市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重点建设的3个区域之一。这里技术可开发的风能资源储量达4897万千瓦;太阳能资源同样充沛,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6214.66兆焦/平方米,光伏技术可开发量超过2亿千瓦,是全国日照时数最充裕的地区之一,也是国家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试验基地之一。淖毛湖地区年日照时长约3200小时,平均风速每秒7至8米,风能与太阳能资源形成完美组合。中船风电哈密市15万千瓦风储一体化项目并网后,年发电量将达2.9亿千瓦时,为当地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据了解,风机的叶轮直径为220米,轮毂中心到地面的高度为120米,单支叶片长108米、重33.6吨,满功率的情况下每转一圈可以发18千瓦·时电。
为确保首台设备顺利吊装,施工方组织开展吊装方案专家论证,对关键步骤进行反复推演,多次推演磨合主吊与辅吊的配合协同度,严格落实安全管控及技术交底要求,全力做好吊装前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工程顺利有序推进。在吊装过程中,施工人员遵循“精准操作、高效建造、安全第一”原则,采用激光定位仪,实时监测塔筒垂直度与方位,同时实时监测风速风向,保障吊装全过程管控。
魏恩欢称,吊装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天气因素,风速达到8米/每秒的时候基本上就要停止作业,按照淖毛湖天气情况,平均五天可以完成一台风机的吊装工作。预计整体吊装工作将于10月底完成,争取年底之前实现并网发电。
加快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是国家“双碳”战略指引下的必然选择。伊吾县积极用好“风光无限”的资源优势,统筹推进风光储能循环利用一体化建设。2025年,伊吾县在建新能源装机规模796万千瓦,年内并网发电规模696万千瓦,新能源正成为伊吾县一张亮丽的新名片。
项目投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8.7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24万吨,二氧化硫约29吨,氮氧化物约44吨,节能减排效果显著。(高志华 迪里夏提·买买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