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5G网络助推疆煤崛起
从2019年开始,新疆煤炭潜力开始快速释放。从2018年的1.9亿吨增长至2024年的5.41亿吨,产能在六年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增速连续四年居全国主要产煤省份首位。
这一增速还在持续,推动这条增速折线不断向上的背后,网络支撑则是强劲力量,尤其是5G网络的建设,让疆煤崛起有了底气、增了实力。
网络向新,戈壁深处架起信息天路
二十年前的新疆昌吉五彩湾地区,奇石怪岩景色瑰丽,但鲜少为外人道,只因网络闭塞,别说发展产业,就连G216国道沿途司机的通信都成问题。
2005年,新疆联通网络建设人员首次踏入这片土地。他们顶风沙、啃干馕,在缺动力电源时巧用太阳能、风力设备,建起一座座铁塔与机房,让联通成为首家入驻此地的通信运营商。

随着国家能源战略的实施,准东迎来发展加速度。入驻企业不断增加,原有基站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新疆联通以“宁可业务等需求,不可需求等网络”的担当,将网络建设投资和技术人员向准东倾斜。

建设初期,在没有大型机械的帮助下,网络建设者们通过肩挑背扛、一铁锹一铁锹将笨重的铁塔、太阳能板、蓄电池等材料组装成型,开通基站,建起了座座铁塔,耸立在荒漠戈壁上。
此后,新疆联通不断优化新型基础设施整体布局,通过加强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数字新疆发展底座。从4G到5G,从单站覆盖到环网保护,建设团队在1700多公里光缆线路上创造奇迹。如今,276个4G基站与62个5G站点织就智能网络,8868万元信息化投入构筑起覆盖准东地区的“数字神经网络”,让昔日的“信息孤岛”跃升为西部智慧能源高地。
与此同时,新疆联通准东分公司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蜕变。从最初的零基础,发展到如今各类专线电路近600条,服务1.9万余用户。
当全球电压等级最高的1100千伏特高压工程落户准东,新疆联通技术团队首创5G+MEC独立组网方案,将端到端时延降至目前疆内最低时延7毫秒,打造出电力行业数字化标杆。在露天矿区,5G无人驾驶系统重塑生产模式;在智慧园区,六位一体融合平台项目,将“国土、规建、安防、安监、经发、环保”整合为“一张图”智能可视化管理系统,实现数据资源高度共享。




这场技术攻坚不仅助力数字化矿山建设,还显著降低了客户的人工成本,减少了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可观的经济效益背后,是团队用100多个日夜在戈壁织就的智能之网,更是能源产业向新质生产力跃迁的生动注脚。
服务向新,助力疆煤迈入智能发展新阶段
如今,历经严寒、高温、雨雾、风沙历练无人驾驶矿卡早已实现全天候无安全员常态化运行。
信发集团新疆北山矿业有限公司是我国单坑产能较高的露天煤矿之一,矿区规模宏大,矿坑的作业车辆每日多达400辆。为解决传统矿山的人员劳动强度大、安全隐患多等痛点问题,新疆联通从实际出发,为北山矿区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以前在坑下跟着车辆作业时,环境浮尘大且危险,道路颠簸。现在有了新疆联通的5G专网大上行、低时延、高可靠的技术,在办公室里就能远程控制无人矿车,也不会受到风吹日晒雨淋的影响,太先进了!” 北山矿业工人王师傅谈到这一改变时,难掩喜悦之情。这得益于新疆联通为其打造的露天矿区无人驾驶平台。

露天矿区无人驾驶平台是通过联通5G专网、激光雷达高精度地图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实现露天煤矿剥离运输阶段的完全无人化;同时围绕“装-运-卸”等主要生产环节,实现多目标无人车运输调度、载运协同、路侧感知预警、运输监控等服务,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有效降低了矿工的劳动强度和环境污染。
通过引进该平台,北山矿业、金能矿业在保持煤矿生产高品质的同时,可由原来400万吨提产至1200万吨,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运营成本有效降低,真正实现了矿山绿色、智能、安全的转型。
当晨曦再次染红准东戈壁,无人矿车队列在5G信号指引下精准穿行,这片能源热土正谱写着智能矿山建设的新篇章。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曾经的茫茫大漠、衡阳雁断,如今已是勃勃生机、5G通达。在这里,新疆联通也从单一通信服务到整体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走出了一条“通信+能源”的融合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