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新疆额敏:“牧民驿站”尽现“暖心事”

新疆额敏:“牧民驿站”尽现“暖心事”

2025-07-25 19:21:13 来源:中新网新疆

  7月25日,天刚蒙蒙亮,新疆额敏县人武部部长杜文科就忙着在车上装蔬菜、鸡蛋、西瓜、馕、羊肉、方便面等生活用品,他要带着这些东西看望72公里牧场放牧的二支河牧场斯海因村哈萨克族“哥哥”——海拉提·努哈依拜。

  4年前,杜文科在二支河牧场夏牧场蹲守建设额敏县赛克尔泊民兵哨所时,得知海拉提夫妻分别患有关节病和高血压等疾病,日子过的捉肘见襟,就主动认下了这门亲戚。因海拉提比他年长,杜文科就称海拉提为“哥哥。”

  这之后,工作之余的杜文科总要带着生活用品看望海拉提一家人。

  “‘哥’,我来看你来了!”

  看到杜文科送来这么多东西,海拉提喜悦之情予以言表,口中不停地说着“‘弟弟’‘佳克斯!’(好)!”

  杜文科的爱民之举,是人武部干部加强民族团结,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行动举措,也是赛克尔泊民兵哨所为牧民服务的一个缩影。

  赛克尔泊民兵哨所是额敏县唯一的民兵哨所,由额敏县武装部组织全县13个乡(镇)场民兵轮流驻勤(每批9人、驻勤15天),管辖的辽阔区域是额敏县的主要牧区之一。每年夏秋季节,兵团第九师167团、额敏县上户镇和二支河牧场的200多户 500多名牧民要赶着3万多头(只)牲畜来这里放牧。进入牧区,因牧民居住分散、交通不畅、信息闭塞,会遇到就医、用电、洗澡、购物等问题。

  为破解这一难题,额敏县人武部“一班人”带领一茬茬哨所驻勤民兵在遂行边防管控任务的同时,积极拓展哨所功能,创新打造“牧民驿站”,由各乡(镇)场轮流驻勤的武装部长兼任“牧民驿站”站长,组团服务牧民,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驿站亲人”让牧民有了幸福感

  四季转场、季节轮牧是牧民们传统生产生活的主要方式。

  每年4月至10月,是赛克尔泊民兵哨所“牧民驿站”最忙碌的时节,民兵们除沿途护航转场牧民的人身安全,还要守护途径牲畜的应急救助。

  今年4月12日,突如其来的一场“倒春寒”将二支河牧场斯海因村沙那提·赛尔克汗等37户70多名牧民和8700多头(只)牲畜困在转场途中,赛克尔泊民兵哨所“牧民驿站”第一时间和二支河牧场设置临时应急服务点,准备了0.8吨煤炭、水、面、饲草料救助物资,助人畜安全转到了赛克尔泊山夏牧场。

  “刚到夏牧场,一时筹备不齐生活用品,牧民就在‘牧民驿站’接水、吃饭、就医,他们还帮牧民剪羊毛、打预防针,让牧民享受各项便利;现在牧民们还常来这里洗澡、理发、充电、和驻勤民兵一起过节呢!”享受到“牧民驿站”的如此关爱,沙那提的脸上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喜悦:“他们对牧民亲人一样!”

  “平安牧道”助牧民出行不再难

  赛克尔泊山下有一段25公里的崎岖牧道,因常年受雨水冲击,多处坑洼不平,牧民转场、运送物资、出售牛羊极为不便。今年7月,额敏县人武部和边防办协调机械进行拓宽,解决了牧民的出行难。

  “现在不用马来运送物资了!”、“晚上送病人去医院不用担心了!……”说起牧道带来的便利条件,二支河牧场斯海因村牧民特列吾别克·卡可西和赛力克汗·吐森有着说不完的感谢话语,“今年7月18日傍晚,我们两家的父母不幸去世,赛克尔泊民兵哨所‘牧民驿站’的车辆连夜将两位父母遗体送到100多公里的家中,我们感到特别温暖,要是以前的牧道,就把人难住了。”

  现在,路宽了,收购牛羊的车辆也愿意来了,牧民的牛羊也卖上了好价钱,这里牧民把这条牧道亲切誉为“平安牧道”和“致富路。”

  “暑期课堂”点亮牧区儿童假期色彩

  每年暑假,随父母进入赛克尔泊山牧区生活的孩子有20多名,孩子的暑期作业却成了困扰家长们的一块“心病。”

  今年七月,赛克尔泊民兵哨所“牧民驿站”利用会议室办起“暑期课堂”,驻勤民兵胡雷雷、朱豪分别担起小学、初中“老师”,除给孩子辅导暑假作业,每周还举办一次国防教育课,让孩子将国防教育内容传授给家人,实现小手拉大手,国防知识进万家,这一教育和托管相结合的方式,既解决孩子们暑假的学习问题,又解决了牧民家长的后顾之忧。

  13岁的迪娜拉·叶列斯是额敏县第三中学七年级4班学生,对于“暑期课堂”非常赞同,“往年暑假回到牧区,不会做的题,爸妈辅导不了,只能空着,现在好了!早上父亲用马把我送到这里,和驻勤民兵一起升国旗,有‘老师’指导暑假作业,中午和民兵一起吃饭,饭后还有午休的宿舍,晚上父亲再把我接回家,特别开心!”

  “暑期课堂”让牧区儿童假期有“趣”处,迪娜拉的母亲古丽美拉·阿合买提哈力拍手欢迎,“这是两全其美!”

  “便民超市”不让牧民再跑冤枉路

  买东西难是边境牧民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牧民购物难的问题,赛克尔泊民兵哨所“牧民驿站”利用自身资源,今年7月建立了一间“便民超市”,额敏县人武部干部结合牧民转场、放牧、日常生活需求,免费为牧民代采统购,送到“便民超市”,再由驻勤民兵一一送进牧民毡房,满足了边境牧民的需求。

  “有了‘便民超市’,我们再也不为一袋面、一桶油专门跑到几十公里外的县城去买了!”60岁的牧民库尔斯别克·苏了丹别克说起“便民超市”节省了货物成本,保障了牧民方便消费、放心消费,高兴的竖起了大拇指!并和库尔斯别克·苏了丹别克等牧民自发送来了10多面赞扬锦旗。

  戍边是本职,爱民是本色。如今,“有困难,找赛克尔泊民兵哨所‘牧民驿站’!”成了额敏县牧民奔走相告的话题。(王小军 柳鹏)

【编辑:张家伟】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