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 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今年以来,哈密市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倍增”行动,通过强主体、建平台、促转化、优生态,构建“微成长、小进高、高变强”梯次培育体系,推动政策落地、服务增效、成果涌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科技动能。上半年,全市纳入国家高新技术培育库企业达25家,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7月26日,在哈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部循环经济产业园,哈密鑫博润达沥青科技有限公司新研发的橡胶复合改性沥青进入了生产阶段。该公司立足哈密,深耕沥青产品领域,依托本地资源与政策支持,专注高品质沥青研发、生产及销售。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市政工程等领域,市场覆盖新疆及周边地区,并拓展至中亚市场。公司引进先进生产线和环保工艺,提升产品质量与能效,获多项行业认证,同时探索沥青再生利用等绿色项目,响应国家“双碳”目标。
哈密鑫博润达沥青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刘源介绍,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型沥青材料,具有诸多优异性能。它不仅能够高效地提高沥青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还能实现废旧轮胎的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目前,该公司已经拥有2.2万吨的沥青仓储能力和SBS改性沥青、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两条生产线,配备行业内领先的实验室,日产量达2400吨,为哈密区域内道路建设提供坚实的材料支撑和保供保障。
哈密鑫博润达沥青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顾问王维柱表示:“我们可以极大地延长公路的寿命,原来路面几乎天天修、年年修,现在基本上可以达到8年、10年,这就极大地延长了路面的使用寿命。橡胶复合改性沥青既能提高它的高温性能,又能保证它的低温不开裂。就近生产更能保证指标,又能节约仓储、运输成本。”
哈密豪建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则聚焦钢结构领域,为能源、建筑、交通等行业提供高品质解决方案。公司依托哈密“一带一路”核心区区位优势,业务覆盖新疆及周边省市,尤其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领域表现突出。
哈密豪建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车间主任王晓程说:“我们聚焦智能制造,引进自动化焊接设备与BIM技术,实现设计、生产、施工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同时,研发团队成功攻克高寒地区钢结构防腐技术难题,产品耐久性达到国际标准,成功应用于哈密风电产业园、疆电外送等重点工程。”
该公司还深化智能建造与新材料应用,推动钢结构从“制造”向“智造”跨越,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注入新动能。王晓程表示:“公司坚持‘科技赋能、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在钢结构领域实现突破性发展,成为新疆建筑工业化转型的标杆企业。”
今年以来,哈密市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完善政策体系,强化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攻关,加速技术成果落地。以项目为引擎,支持企业牵头凝练需求、申报自治区级项目50余项,发布《2025年哈密科技项目申报指南》,安排600余万元重点支持“六大产业”创新发展,征集项目114项,其中工业领域23项、农业领域17项、社会领域37项、高等教育创新能力提升专项24项、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专项13项。
哈密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汤天文说:“我们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同时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未来,我们将继续强化政策支持,优化创新生态,推动更多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型,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科技动能。”(田玉 郭子毅 蔡文建 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