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托克逊县:多维发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好样板

托克逊县:多维发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好样板

2025-07-28 11:06:01 来源:中新网新疆

  托克逊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自治区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多维发力,以政治引领、构筑共有精神家园、推动共同富裕、促进互嵌融合为有力抓手,不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县创建工作走深走实,积极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好样板。

image

  坚持党的领导,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治基础。成立以县委书记任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托克逊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县各级党组织成立相应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一把手”负总责,各级分工负责抓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局面。加强思想领导,围绕铸牢主线,县委常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常设议题”,深入学习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规划》文件精神,不断提高全县党员干部做好民族工作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托克逊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方案》,召开创建工作动员部署会,动员全县上下,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携手奋进,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凝集共识、汇聚强大合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image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基础。持续深入社会面宣传,发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公约、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应知应会,阅读量达42.2万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各族干部群众参与人数达8.5万人次。深入推进中华文化视觉现象工程,将民族团结元素融入城乡文化设施建设中,建成具有中华文化表达体系的文化广场20个、中华文化特色村(社区)18个,打造建设托克逊县夏镇南湖村、托台村、铁提尔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示范区,让“有形”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与公共文化设施有机融合。深入推进文艺精品工程,开展“托克逊杏花季”系列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活动10场次,观看人数高达5万余人;依托第五届拌面文化旅游节举办“中国海拔零点城·美丽幸福托克逊”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艺术节、红枣采摘节等活动开幕式先后在央视频、全疆各融媒体中心好地方客户端、石榴云等120多家媒体平台直播,综合点击量突破千万次。持续提升县域品牌影响力,创建“‘杏’福花开托克逊”民族团结县域主品牌,打造了人社局“一个同心圆·三个百分百”、托克逊镇“小家有爱·大家‘杏’福”、公安局“风城卫士保平安”子品牌。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结合“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前行——循足迹、看发展、感党恩”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各族干部群众前往吐鲁番葡萄沟、高昌区亚尔镇新城西门村、交河故城、博物馆以及托克逊县民族团结进步展览馆、阿乐惠镇军工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image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实施强工促团结,新完成签约项目18个,签约金额269.53亿元,新开工招商引资项目13个。实施兴农促团结,投入衔接资金6105万元,实施乡村基础设施等72个项目。实施旺旅促团结,策划举办杏花红枣采摘节、拌面文化旅游节等文旅活动,累计接待游客206.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183亿元。就业创业促团结,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892人,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6000余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万人次;依托“托克逊就业服务”微信公众号发布招聘信息、“直播带岗”、现场招聘,线上线下开展各类就业招聘活动100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2736个。实施健康促团结,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参保率达到100%。

image

  促进各民族互嵌共融,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围绕乡村振兴、纺织服装、工矿企业等经济就业领域开办就业创业培训75期2443人;开展各类就业招聘活动100场,提供岗位10729个;依托市场、企业、服装加工等密集型企业,积极吸纳少数民族人员就业2016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13036人次,让各族务工人员在工作中交往交流;用好各类援疆项目,2024年托克逊县实施援疆项目共16项,使用援疆资金5542万元,实施5个援疆项目,涉及产业园区软实力提升、林果业提质增效、电商扶持,产业交往交流交融和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方面,促进托克逊县农产品转型升级,提高果农果园标准化管理水平,提高产量、增加果农收入,进一步促进经济互嵌。推动各民族混居融居,2025年建成互嵌入式乡镇9个,互嵌入式居住村(社区)62个,互嵌入式村民小组146个,形成各民族和谐共居的氛围。

【编辑:程勇】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