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附县人民医院成功开展首例房颤射频消融术 实现“零”突破

近日,广州医疗援疆专家、心血管内科主任林晓圳成功为一名67岁房颤患者实施射频消融术,这不仅是医院建院以来常规开展的首例房颤射频消融术,更标志着在广州医疗援疆力量的持续赋能下,疏附县复杂心律失常介入治疗领域实现“零”的突破,让各族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的期盼照进现实。
让患者告别“远途求医”之痛,心房颤动(房颤)作为常见的复杂性心律失常,素有“心脏顽疾”之称,不仅会导致心慌、胸闷、气短等症状,更可能引发脑卒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长期以来,疏附县及周边地区的房颤患者因当地医疗技术限制,往往需辗转千里赴其他省市求医,不仅加重经济负担,更可能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以前总听说治房颤要去大城市,没想到现在在县医院就能治好!谢谢您。”术后第二天,67岁的患者握着林晓圳主任的手激动地说。患者因反复心悸、呼吸困难就诊,经心电图检查确诊为房颤合并房扑,病情复杂且反复发作。疏附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团队结合患者病情讨论后认为,射频消融术是最佳治疗方案——这项国际主流的微创技术,通过导管精准定位并消融心脏异常电信号起源点,可有效预防房颤发作,但对术者的解剖定位能力、心电信号解读水平和操作稳定性要求极高。
手术当日,在导管室团队的紧密配合下,林晓圳凭借精湛技艺,借助先进医疗设备完成标测与消融操作,1.5小时后手术顺利结束。术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困扰多年的“心头之乱”彻底平息。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手术,是广州医疗援疆体系支撑下的成果。”林晓圳说道,面对县人民医院房颤射频消融技术空白的现状,他带领心内科团队从基础理论讲解、病例分析到手术方案推演,逐环节梳理细节、破解难点。从设备调配到技术培训,每一步都离不开广州市卫健委的统筹协调。正是这种“既送技术,更育人才”的帮扶模式,让疏附县人民医院在短时间内具备了开展复杂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能力,目前房颤射频消融术已成为该院常规开展的心脏介入手术。
广州医疗援疆专家、院长雷鸣表示:“从技术空白到常规开展,这样的跨越离不开广州市卫健委的精准帮扶。援疆专家带来的不仅是一台台成功的手术,更是先进的诊疗理念和技术规范,为我们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目前,在广州援疆专家的指导下,心内科已逐步建立起规范化的心律失常诊疗流程,多项介入技术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提升。
如今,疏附县人民医院的手术室里,射频消融术的仪器仍在平稳运行。而在广州与疏附的医疗协作版图上,更多像房颤射频消融术这样的技术突破正在酝酿。粤新同心,医路同行,在广州市卫健委的持续推动下,广州医疗援疆的成果正化作守护边疆群众健康的坚实屏障,在帕米尔高原下续写着民族团结与健康中国的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