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共筑红色记忆 传递社区温情 老兵公益时光记忆馆一周年纪念活动举办

共筑红色记忆 传递社区温情 老兵公益时光记忆馆一周年纪念活动举办

2025-07-29 13:25:06 来源:中新网新疆

  中新网新疆新闻7月29日电(一凡 民生 周卫)27日,阳光正好,暖意融融。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八一街道古城北社区大院内,一场以“传承老兵精神,共筑社区温情”为主题的老兵公益时光记忆馆(老兵故事馆)一周年纪念活动在此举行。社区领导、爱心捐赠人、退役军人代表、书画名家、红领巾红色宣讲员、志愿者及居民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时刻。其中,社区退役军人志愿者的踊跃参与成为活动最亮眼的底色,为即将到来的八一建军节注入了厚重的精神力量。

  活动在欢快热烈的非遗腰鼓展演《张灯结彩》中拉开帷幕。值得一提的是,参演队伍中不乏退役军人的身影,他们以昂扬姿态敲响鼓点,灵动舞姿里透着军人的坚毅,激昂节奏瞬间点燃现场热情,也为八一建军节前夕的社区增添了别样节日氛围。

  八一街道古城北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马岚表示,社区退役军人始终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骨干力量,一年来,他们积极参与记忆馆建设,用实际行动诠释“退伍不褪色”的担当。马岚对老兵公益时光记忆馆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强调记忆馆已成为辖区退役军人重温初心、凝聚力量的重要平台,并期望在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退役军人能继续发挥先锋作用,让红色精神在社区落地生根。

  书画艺术环节中,退役军人志愿者全程参与服务,从布置场地到协助创作,忙碌身影随处可见。新疆工艺美术大师林贵福、中国美术家协会新疆分会会员周志琴等书画名家与新秀挥毫泼墨时,几位退役军人驻足良久,看着笔下“保家卫国”“军民同心”等主题作品,不禁感慨:“这字里行间,都是我们曾经的誓言。”他们的共鸣让艺术创作更添了一份军人独有的情感温度。

  文艺演出中,退役军人的参与成为串联全场的精神主线。刘晓明独唱的《战士歌唱毛主席》,唱出了所有老兵的共同记忆,台下退役军人跟着节奏轻和,眼中闪烁着对峥嵘岁月的怀念;陈兆兰团队表演的《打靶归来》舞蹈中,几位退役军人志愿者自发加入队列,标准的军人姿态与默契配合,赢得了最热烈的掌声。这些瞬间,让在场观众深刻感受到“若有战,召必回”的军人本色,也让八一建军节的节日意义更加具象。

  优秀红领巾红色宣讲员领奖时,退役军人代表主动起身鼓掌。当许美辰说到“要像老兵爷爷们一样勇敢”时,老兵们眼中满是欣慰——他们深知,红色基因的传承,正是对军人价值最好的延续。这种跨代际的精神对话,让退役军人更加坚定了参与社区教育的责任感。

  老兵公益时光记忆馆(老兵故事馆)馆长许国平分享老物件故事时,一件件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展品引发在场退役军人的深切共鸣。他们对老物件的共情与解读,成为最生动的“沉浸式教育”,也让其他观众更深刻理解了“军人”二字的重量。

  王晓玲兄妹捐赠家父书画作品时,特别提到“父亲作为老兵,总说要把精神留给后人”。退役军人代表刘晓明讲述《一封遗书》的故事时,台下退役军人默默擦拭眼角——这些故事不仅是历史,更是他们亲身经历的缩影。当书画家捐赠作品时,退役军人志愿者主动接过,小心翼翼地整理收好,用行动践行着“守护红色记忆”的承诺。

  许国平说:“社区退役军人是记忆馆最坚实的后盾。一年来,他们带头捐赠老物件、带头宣讲、带头服务,用军人的担当让这里充满力量。”他提到,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记忆馆将专门开设“老兵讲堂”,由社区退役军人轮流主讲,让“退伍不褪色”的精神照亮更多人。

  许国平表示,未来将重点打造“退役军人之家”,让这里成为老兵们交流情感、发挥余热的平台,通过与红领巾宣讲员结对、参与社区治理等方式,让退役军人始终成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排头兵”。

  未来,古城北社区将以老兵公益时光记忆馆为载体,常态化开展退役军人主题活动,让红色精神成为社区发展的“精神引擎”。

【编辑:袁晶】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