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首例!K-Clip®技术为84岁老人“补心”,微创治疗三尖瓣疾病获突破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脏及泛血管医学诊疗中心为一位84岁患者实施新疆首例K-Clip®经导管三尖瓣环成形术,目前患者心功能及下肢水肿较前改善,肺功能进一步康复中。

病情介绍
老人患有持续性房颤已有10年,此外还有40年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和高血压病史,近半年来,她反复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进一步检查显示患有心脏三尖瓣重度反流和肺动脉高压。近日,老人入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脏及泛血管医学诊疗中心,经过心肺功能调整后,全院多学科团队对她进行了全面评估。
三尖瓣反流是由于三尖瓣关闭不全,导致心脏收缩时血流从右心室反流到右心房的一种病理状态,重度三尖瓣反流会使心脏负荷加重、心功能下降。传统治疗方式是开胸手术,考虑患者合并高龄和多种基础疾病,手术风险高,因此,介入手术更加理想。而K-Clip®经导管三尖瓣环成形系统是国内唯一的介入类三尖瓣修复产品,它由夹合器、瓣环组织、锚定部件组成,可以通过颈静脉或股静脉血管入路将夹合器送达指定区域,夹合扩大的三尖瓣环,治疗三尖瓣反流。
手术经过
结合患者术前超声评估反流位置及术前CT结果,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脏及泛血管医学诊疗中心团队计划采用两个夹合器对她的三尖瓣不同位置进行夹合,缩小瓣环、增加瓣叶对合,改善反流情况。
7月13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刘先宝教授和林心平教授的指导下,在血管外科、手术麻醉中心、呼吸与危重症中心等相关科室的支持下,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脏及泛血管医学诊疗中心团队为老人完成了全疆首例K-Clip®经导管三尖瓣环成形术。
手术团队将K-Clip®输送系统送至患者右心房内,在超声指引下将一枚12#K-Clip®夹合器送至三尖瓣后叶偏隔叶相对松弛处,经过精确的位置与朝向调整后释放。接着,手术团队将另一枚14#K-Clip®夹合器送至三尖瓣后叶偏前叶处,调整位置与朝向后准确释放。两个夹合器成功“夹紧”三尖瓣瓣叶间隙,缩小三尖瓣瓣环,反流得到明显改善,手术圆满结束。
自治区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毅宁说,K-Clip®经导管三尖瓣环成形术能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患者创伤,对于高龄以及身体条件无法承受开胸手术的患者来说意义重大。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新疆地区在心脏介入治疗领域取得了新突破,也为更多三尖瓣反流患者带来了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