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哈密:立足资源禀赋激发投资新动能

哈密:立足资源禀赋激发投资新动能

2025-07-30 22:03:29 来源:中新网新疆

  盛夏时节,东天山脚下机械轰鸣,重点工程建设如火如荼。今年以来,哈密市深入贯彻落实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聚焦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推动新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66.82%,一批创新性强、带动效应显著的项目成为激活区域经济的新引擎。

  在哈密市伊州区天山乡三道沟村,国网新源新疆哈密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现场塔吊林立。作为自治区重点工程,这座总投资82.3亿元的东疆首座抽水蓄能电站,正以创新技术和管理模式加速推进,为新疆电网稳定运行和新能源消纳提供关键支撑。

  电站枢纽工程由上水库、下水库、输水系统等组成,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面对库莱断裂带这一“拦路虎”,项目团队首创“TCT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复合支护体系”,采用大管棚、纳米仿钢纤维混凝土等工艺,成功穿越宽达100余米的断裂带,将塌方风险降低90%。“这一技术为全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提供了新范式。”工程部主任种法政介绍。

  地下厂房施工中,“岩锚梁浇筑党员突击队”通过精益化管理提前24天完成任务;引水系统引入全断面硬岩掘进机(TBM),掘进速度提升3倍;3D摊铺工艺将摊铺人员从10人减至2人,效率提高50%。上半年,项目单日循环效率提升20%,压力钢管制造产量突破4000吨。

  电站投产后年发电量13.68亿千瓦时,可减少原煤消耗23.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9.6万吨。其智能筛分拌和系统实现污水零排放,封闭式生产工艺使能耗降低15%。“电站将成为新疆电网的‘超级调节器’,新能源并网电量提升27%。”国网新源新疆哈密抽水蓄能电站负责人说。

  在兰新铁路枢纽哈密东站,中铁电气化局的建设者们顶着40℃高温加紧施工。这座新疆最大编组站的扩能改造工程,通过立体化布局和技术创新,将推动“疆煤外运”效率提升30%,中欧班列编组时间缩短20%。

  项目采用“下行系统新建+上行系统改建”双系统六场架构,新增轨道42公里,股道数增至58条。下行系统扩容为三专业化场区,上行系统升级为三场制布局,配套改建兰新下行线等关键线路。“这一设计在国内区域性编组站中处于领先水平。”工程指挥部负责人介绍。接触网施工日均组立支柱15根,改造后解编能力从日均8000辆跃升至12000辆。通过数字化调度系统与阿拉山口口岸实时联动,煤炭专列周转时间压缩至12小时,中欧班列停留时间从6小时缩短至4小时。建设单位联合哈密市自然资源局创新征地模式,3个月完成用地交付,较原计划提前45天。目前土建工程已完成40%,年底建成后将成为新疆铁路网优化升级的关键节点。

  哈密市以“重大项目+创新技术”双轮驱动,形成“新能源+交通基建”协同发展的格局,为区域经济注入多重效益。哈密抽水蓄能电站累计完成投资28.11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GDP增长158亿元;哈密东站扩能改造辐射效应显现,周边物流企业仓储设施扩建提速,区域多式联运中心雏形初现。两大项目直接带动就业超2000人,智能建造技术减少施工污染,绿色砂石加工系统实现废水循环利用。电站年减排量相当于种植3.3万公顷森林,哈密东站污水零排放工艺树立行业标杆。

  “哈密正以重大项目为支点,撬动资源禀赋转化为发展优势。”哈密市发改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推动抽水蓄能电站与光伏、风电基地协同建设,力争2028年全面投产;哈密东站计划接入更多数字化调度模块,打造“一带一路”智慧物流枢纽。

  随着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升和交通网络的完善,哈密有望成为西北地区清洁能源基地和亚欧大陆桥的重要节点,为新疆高质量发展提供“哈密方案”。(田玉 郭子毅)

【编辑:程勇】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